嘉登文明:
嘉登文明的初创阶段选项总结:
一、我们是嘉登人,我们有小麦色皮肤和黑色头发,身材中等。我们居住在一片非常富饶肥沃的平原上,平原丘陵交错,我们的北部是一条水流缓慢,河面宽阔的河流,我们的西侧也是这条河流,只不过是这条河流的下游,我们的东部也是丘陵地带,南部则是平原。由于这里野兽众多,我们学会了如何保护自己(初始科技:武器制造:原始)。我们决定:
1、定居;
2、迁徙
选1
二、定居下来后,我们开始为食物奔波:
1、发展采集;
2、发展狩猎;
3、派出探索队;
4、发展渔业
选4
三、这条河流虽然宽广,但似乎没有多少渔业资源,嘉登人全靠采集和狩猎才勉强填饱了肚子。但嘉登人懂得了制造简单的水上交通工具(独木舟)。嘉登人还必须为食物奔忙:
1、发展采集;
2、发展狩猎;
3、发展手工业;
4、派出探索队
选 1
四、嘉登人发展采集的努力提高了嘉登人的采集效率,粮食问题基本解决。宁静的时光扔在流逝,嘉登人决定:
1、发展农耕;
2、发展文化;
3、派出探索队(方向);
4、发展手工业
选1
五、有了采集带来的植物知识,加上肥沃的土地,嘉登的农耕可以说是爆炸性地成功。在很短的时间内,农耕就取代了采集和狩猎,成为嘉登人的主要食物来源。但由于土地有限,嘉登必须扩张:
1、向东(较为平缓的丘陵)
2、向北渡河(丘陵);
3、向南(平原);
4、向西渡河(丘陵和平原交杂)
选4
六、迁移过去的人利用农耕知识很快养活了自己。但不久,往更西处扩张的人发现丘陵和平原的交界处有两个其他部落在活动,一个部落看起来人数众多,另一个人数不多,他们阻挡了嘉登人的扩张方向。嘉登人决定:
1、用粮食向他们交换生存空间;
2、打爆他们;
3、改为向南扩张;
4、改为向北扩张;
5、与他们谈判
选 1
七、人数不多的部落接受了嘉登人的交易,他们接受了嘉登人的粮食和农耕技术,赠送给嘉登人一些他们手工制作的泥塑,并如约向西迁徙,很快走出了嘉登的视野。嘉登人从这一桩交易中也逐渐产生了交换意识。但另一支人数众多的部落傲慢地拒绝了嘉登人,还砍下了嘉登人使节的头颅。嘉登人决定:
1、打爆他们;
2、认怂,向南扩张;
3、认怂,向北扩张
选1
八、双方很快召集族人兵锋相见。嘉登人位于丘陵之上,地势较高;而敌人则位于西侧的平原,敌人的人数与嘉登人大致相当,甚至目测更多一些。敌人的武器主要是钝石器,而嘉登人已经学会了用木头削尖制作一些简易武器,当然也有钝石器。敌人把人分为人数均等的三支。现在嘉登人决定怎样与他们对决:
(一)阵型:
1、集中为一支;
2、也分为三支,与他们一一对应;
3、分为五支,横向排开;
4、分为前后两支,前多后少;
5、分为前后两支,前少后多。
(二)策略:
1、猪突冲锋;
2、等待敌人冲锋;
选5和2
九、敌人并没有行动,似乎也在等待嘉登人。阳光越来越猛烈。位于高处的嘉登人很快饥渴不堪,而位于平原的敌人则因为有水源和遮阴处似乎处境还行。不少嘉登人开始动摇。嘉登人:
1、继续等待,
2、发起冲锋
选1
十、敌人继续等待,嘉登人的士气越来越低靡,看来如果再等下去,可能面临全面溃逃的风险:
1、冲锋,
2、先撤退吧
选2
十一、所幸,敌人的谨慎似乎束缚了他们的思维,他们没有追击嘉登人。嘉登人成功退回到自己的土地。但嘉登人的扩张也因此受阻。嘉登人酋长痛定思痛,开始反思为什么自己的扩张征服没有成功:
1、指挥问题;
2、武器问题;
3、阵型问题
选1
十二、嘉登酋长认为是指挥方面出了问题,决定改革一下指挥问题,嘉登人的改革措施:
1、召集一些机灵的猎人组建一个指挥参议团,人多智慧大;
2、每十人编一组,设一名组长,允许他们自由发挥;
3、每百人编一组,设一名组长,允许他们自由发挥;
4、组织一支侦察队,以获得更多的战前情报。
选1
十三、 指挥参议团已经组建好。嘉登人的指挥能力有所提升。但扩张还是要继续,现在,向西的扩张已经受阻,嘉登人决定改为:
1、向东扩张(平缓丘陵);
2、向北扩张(大片丘陵);
3、向南扩张(平原)。
选3
十四、之后的日子十分平静,在剩下的时间里,嘉登人决定:
1、发展农耕;
2、发展手工业(研究交换来的泥塑);
3、发展自己的文化;
4、增强自己的军事力量
选4
第一回合:
嘉登酋长显然被之前那场一无所得的静坐战争刺激到了。看着跟自己只隔一条河的敌人耀武扬威,嘉登酋长恨不得下一刻就征服他们。急红了眼的酋长决定从提高自己族人的战斗力着手,他下令每四次丰收举办一次所谓的“运动会”,召集部族中的年轻男子参与。参加者被要求在运动会上做一些规定动作或事项:奔跑、游泳、角斗、投掷尖木棍等这些还好理解。但酋长异想天开地要求参与者们在烈日下暴晒则遭受诸多非议。迫于酋长的威望,许多年轻人咬着牙坚持了下来。但怪事出现了,晒太阳成了死人最多的项目:大多数人晒着晒着就皮肤发红昏厥过去,挺不过去的就当场倒毙。即使坚持下来的冠军往往也不长寿。谣言在嘉登部族内悄悄蔓延,族人们都说这是一项被诅咒了的仪式。很快,迫于族人们的压力,晒太阳这一项目被取消了。但酋长之前这一疯狂的决定却让不少嘉登人怀疑他是否真的有能力领导嘉登人走下去。
地图更新
嘉登人战力小幅上升
人民不满提高
解锁科技“有组织狩猎”
第二回合
似乎很久以前那场失败的静坐战争对嘉登的刺激是长远而深刻的,每一代嘉登酋长都把发展的重点放在加强军事能力上了。与前任酋长把主要精力放在加强人的战斗力上不同,现任酋长另辟蹊径地在器物方面下起功夫。嘉登酋长从火堆释放出的滚滚浓烟受到启发,下令在火堆中混入不同杂质以观察其冒出的浓烟颜色与烈度。最终发现将粪便混入柴堆燃烧能释放出最醒目的浓烟,甚至在夜里也十分醒目。于是经过酋长的推广,在河边东岸,邻近西方部落的地方设立了许多火堆,并派人看守。一旦西方部落有所异动,便点火警示。
此外,嘉登酋长又从另一个方面发现了火的用途:经过火烹制的肉更香,人吃完更愉悦,也更少得病。口腹之欲是人的基本欲望,这一发现无疑迎合了大众的胃口。自然而然地,熟食很快在部族内普及。至于酋长想象中的所谓调味品,倒是有几个耕地者在清理杂草时发现了一些植物,将其叶子加入食物中烤制会令食物更加美味。但恼人的是,这些植物并不多,而以嘉登人现下的农耕技术,也做不到栽培这些植物。所以,少数能采集到的植物都被贡献给酋长和各氏族的族长享用了。
地图更新
解锁科技“探索:有组织探索”
解锁科技“策略:原始烽火”
嘉登军队的侦查能力和反应速度小幅上升。
解锁科技“生活:熟食烹饪”
发现少量香料,但无法耕作,也无法成规模采集,对香料的知识知之甚少。
原始公社解体进程:20%~
政治点投入生产/增长(1)
第三回合
嘉登酋长一天下午吃了个野果,大脑一阵迷幻,恍恍惚惚间看到自己族人只穿着简陋的衣服四处晃荡,顿时觉得羞耻不堪。一觉醒来,嘉登酋长宣布自己无法容忍大家这样放浪形骸的穿着,鼓励大家用更多东西把自己遮蔽起来。受到鼓励的嘉登人纷纷出发寻找各种材料:一些人用好不容易打到的野兽皮把自己裹起来,一些人则把植物晒干编制可以弊体的材料。经过一段时间的忙活,嘉登人掌握了简单的缝纫技术,并懂得利用植物制作较为合体的服饰。
嘉登酋长有一天又吃了一个野果,大脑又一阵迷幻,在懵懵懂懂的状态下,嘉登酋长突发奇想,对孩子的生育过程产生了奇妙的兴趣。嘉登酋长于是整天围观部落民的生育过程,更有甚者,后来发展到不仅观察这个过程的结束时刻,还开始观察这个过程的开始时刻。酋长发现,有些女人无法生出孩子,他想尽各种办法想帮助她们:比如给她们服用各种奇怪的植物,可是除了付出许多条生命外,并没有什么效果。但是这一过程却给嘉登人积累了不少用植物治疗其他疾病的经验。最后,嘉登酋长得出一个经验,生育的秘诀就在于用不可描述的东西以不可描述的方式进入不可描述的地方,享受不可描述的感觉。因此,酋长建议大家崇拜某种不可描述之物,确实获得不少跟随者的支持。但对这种不可描述之物的崇拜要流行起来,仍然要假以时日和更强力的支持。
地图更新
解锁科技“手工业:原始服饰”
解锁科技“医学:草药知识(原始)”
获得状态:生殖崇拜萌芽(文化发展速度小幅上升,解锁生殖崇拜的难度降低)
原始公社解体进程:30%~
政治点投入生产/增长(1)
第四回合
嘉登酋长鼓励部落民从事自己擅长的工作,不要面面俱到。在方法上,嘉登酋长认识到受简陋的行政机构和低下的管理效率的制约,不可能做到人为干预,因而采取了亲身垂范和鼓励的方法,并且设立简单的交换集市,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这些措施尚属妥当,因此,以主氏族为中心,这一分工方式逐渐波及开来。但这毕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只有靠近主氏族的几个氏族逐渐采纳了这一方针,要推广到全族,尚需假以时日。不过,即使是小规模的分工合作,也极大地促进了部落的生产能力,而生产能力能力的增长,恰恰是最具说服力的推广方式。
但嘉登酋长仍然延续了先代酋长急于求成的做事风格。不知道酋长吃错了什么药,竟然趁着这次日食,提出了一系列可以视为疯狂的举措,这些举措不仅严重扰乱了当前的婚配秩序,更试图通过人为手段强行打压女性的地位。嘉登目前的婚配习俗已逐渐从群婚制和族内婚过渡到对偶形式的族外婚,婚姻已经具备基本的排他性。嘉登酋长所谓的“不佩戴丁丁饰品的女性就可以被男性任意强暴”政策,完全不能被各部族接受。尽管当下农耕正日益成为主流的生产方式,但采集仍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补充作用。可以说,父权社会的进程正缓慢地发展。但嘉登酋长这种揠苗助长式地打压女性地位的做法,且不论以当前的行政手段根本无法实现,在情感上也为大多数部族所不能接受。
族人的反对声浪越来越高,并派出代表向嘉登酋长诚恳地说以厉害,但酋长一意孤行。这种倨傲的态度激怒了众部族,事态进一步升级。面对各部族的武力威逼,酋长出人意料地依然固执己见。武装冲突已经不可避免。酋长不是白痴,自然打着自己的小算盘:嘉登位于丘陵和平原间,幅员辽阔,部族众多。各部族的发展程度也不尽相同,总的说来,东部诸氏族由于位于大河下游平原,加上周围并没有能构成威胁的敌人,因而发展较为先进,农耕占有更高的比例;而西部诸氏族则因为位于大河上游,土地肥力较差,又时刻面对着西部大型敌对部落的威胁,因而发展较为迟滞。这种发展的不平衡正好可以为酋长所用。经过酋长的游说,东部最强大的两大氏族:埃利都和基什在利欲熏心的氏族长的带领下站在酋长身后。有了支持的酋长更加有恃无恐,把反对氏族的使者砍断四肢,活活吊死。最后的和解希望也破灭了。
经过一系列谈判组合,大体的局势如下:西部十二个氏族,以拉格什氏族为首,人口约1.5万,战力约2000猎人,决定武装反抗酋长;东部的三大氏族:埃利都、基什和酋长所在的阿卡德氏族,人口约1万人,战力约1500猎人,是酋长方的主力。剩下的氏族多半是小型氏族,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卢加尔安达,则保持观望,两不相帮。处于劣势的酋长决定最大限度地动员,他找到埃利都和基什的酋长,向他们许以丰厚的回报,不仅承诺他们可以瓜分西部的土地,更许诺将来给予埃利都和基什极大的议政权力。如此,埃利都和基什更加紧密地被捆绑在酋长的战车上,两族的领袖也愿意为酋长毫无保留地效死力。
双方的武装力量在平原上相遇,反抗方几乎倾巢而出,而酋长方则只有埃利都氏族的先头部队。反抗方一股脑向埃利都氏族冲过去,毕竟人多势众,埃利都氏族惨败,损失惨重。反抗方停止追击,准备休养生息,第二天再和剩下的基什和阿卡德氏族交战。残余的埃利都氏族趁夜间燃烧动物粪便示警,看到烽火的酋长下令不许休息,连夜和埃利都氏族残部会合,并向正在歇息的反抗方发起突袭。反抗方从梦中惊醒,匆忙组织反抗,尽管他们人数是酋长方的两倍,但一来缺少防备,二来,历代酋长多年重视武装力量,阿卡德氏族有简陋的指挥枢纽,通过简单的口令号令进退,因此比起反抗方稍有组织。经过一夜的混战,反抗方不敌败退。但反抗方毕竟人多势众,酋长方也损失惨重,无力追击。双方在平原上互相戒备,谁也无力吞掉对方。
双方对峙了一段时间后,西边突然传来烽火。反抗方的拉格什族长得到通知,西方的敌对部落趁拉格什等氏族后方空虚,趁隙进攻。拉格什族长心急如焚,向酋长提出议和请求,希望和酋长一起抵御西部部落,但条件是酋长不合适的政策不能在自己的土地上推行。酋长假意同意,却在反抗方撤退时袭击了他们,反抗方毫无防备,几乎全军覆没。但反抗方毕竟人多,酋长也损失不少。看到酋长如此背信弃义,基什族长既恨又怕,自己悄悄带领族人离开了。而埃利都族长尽管也有此意,但由于自己损失惨重,不得不继续听从酋长的命令。但这样一来,酋长的力量已经非常单薄,不可能是西方部落的对手。酋长只好下令退回自己的领地。
以拉格什氏族为首的西方十二氏族由于主力陨灭,只能任西方部落蹂躏。大部分人被俘获,少部分人向以卢加尔安达氏族为首的中立氏族逃去,卢加尔安达派出人马接应。西方部落占有大量土地和部落民后,也畏惧残余嘉登势力的报复:毕竟嘉登的体量还是较之为大。
至此,嘉登的内部冲突告一段落,但大片土地和部落民为西方大型部落掠夺。而由于酋长背信弃义的举动,其威望在氏族内一落千丈。除了实力大损的埃利都氏族被迫听命于其外,基什氏族虽然表面上服从酋长,但实际上处于听调不听宣的半独立状态。而中立的卢加尔安达等氏族则以部落联盟的形式独立了出去,卢加尔安达族长成为其领袖。卢加尔安达联盟的实力与酋长的实力接近。在这场冲突中获益最大的是嘉登的宿敌,西方大型部落。由于获得大量人口和土地,西方部落学到了嘉登先进的科技,并逐步产生了自我意识。他们逐渐脱离部落蛮族的认知,将自己称为巴拉格西人。
或许,唯一值得庆幸的是,由于排除了大量反对者,酋长的政策最终在嘉登余部中得以实施。女性的地位一落千丈,父权逐渐主导了各个部族。由于这一政策是以神圣化男性生殖器为由推广开的,为了掩盖这一实质,酋长创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仪式,生殖崇拜也成为残余嘉登人的主流崇拜。此外,由于惨烈的战争,嘉登的军事科技取得了一定进步。嘉登酋长取得了他想要的进步,但如此惨重的代价是否值得?
地图更新
解锁理念“父系社会”,失去理念“母系社会”
劳动人口降为10000人(卢加尔安达联盟劳动人口:12000人)
外交关系变更:卢加尔安达联盟:较差;巴拉格西人:极其恶劣
解锁科技“宗教:祈祷仪式”
解锁科技“军事传统:石器时代战争经验(一般)”
解锁科技“策略:伏击(原始)”
获得宗教崇拜“生殖崇拜(原始泛灵崇拜),分布:75%,影响:中”
获得状态“焦土”(下回合生产能力大幅衰退,人民不满大幅上升,军事科技发展难度降低)
获得状态“第一次社会分工进程:1/2”(须相关指令促进,否则将停滞不前)
原始公社解体进程:60%~
2政治点投入生产/增长(0)
第五回合
战乱后的嘉登满目疮痍,酋长心中的火却并没有熄灭,他下定决心要让嘉登再次崛起。而酋长的野望正是从收拾烂摊子开始的。酋长认为,实力保留较为完整的基什氏族不再可靠,不如让他们独立出去。但多疑的基什氏族长却认为这是酋长对自己的试探,因此反而进贡了不少粮食以表忠心。在这种情况下,酋长也没有办法把基什氏族强行分离出去。而酋长处于笼络目的给予埃利都氏族长权力的举措则受到埃利都氏族的欢迎。由于埃利都实力相对弱小,这一举措事实上使整个埃利都氏族被逐渐整合进入阿卡德氏族。当然,毕竟所属氏族不同,被整合进入阿卡德氏族的埃利都族人的地位相对较低,聚居在一起,承担比阿卡德人更多的责任。这诞生了最初的社会阶层意识。
外交方面,酋长对卢加尔安达联盟的接触则完全是一场灾难。卢加尔安达联盟的成员中不乏许多逃出生天的西部氏族,他们对酋长背信弃义的举动记忆犹新,在他们的阻挠下,卢加尔安达联盟严词拒绝了酋长的示好。
为了恢复和发展生产,酋长试图从河流引水以促进农业增产,但嘉登落后的工具水平和工程技术却令嘉登人对此有心无力。更不用说战乱之后的嘉登社会一片忙乱,根本无力组织大规模的工程建设。不过小范围的尝试倒是稍微提高了嘉登文明的工具水平。
地图更新
与卢加尔安达联盟外交关系下降
解锁科技“手工业:高效率石器”
失去特殊状态“焦土”
获得状态“私有制进程:1/3”(需相关指令促进,否则将停滞不前)
原始公社解体进程:70%~
政治点投入生产/增长(0)
第六回合
为了安定社会秩序,面临内忧外患的嘉登酋长决定从宗教崇拜入手。酋长为生殖崇拜设立了巫师,并命令巫师设计生殖崇拜的种种仪轨和典章,同时赋予巫师极高的社会地位。在酋长的大力扶持下,嘉登内部形成了强大的祭司阶层,祭司阶层垄断了文化和宗教事务,处于仅次于酋长的地位。酋长还宣布巫师是神圣的,他们的人身不可侵犯,在巫师周围五十步内禁止一切暴力行为。这一举措有效地缓解了嘉登境内的种种混乱。但安定是有代价的,祭司阶层也获得了可以和酋长叫板的能力。
巫师们建议酋长推行“圣妓制度”,将女人聚集起来,允许男性“享用”她们。当然,这样的“享用”是代价的,“享用者”必须缴纳一定的粮食或手工业产品。女性的地位本来已经很低下,因此,所谓的“圣妓制度”倒是没有受到太大阻碍。当然,为了掩人耳目,这些“圣妓”被命名为“女祭司”,“享受”的场景也公开被渲染为神圣的敬神仪式。以“圣妓”为媒介,人们逐渐意识到粮食和手工业产品的交换价值,也有了生产尽可能多的粮食和产品的激励,这无疑继续促进了私有制在嘉登内部的发展。
地图更新
解锁理念“祭司阶层”(目前对酋长支持度:极高)
解锁科技“商贸:原始集市”
状态改变“私有制进程:2/3(需合理指令促进,否则将停滞不前)”
政治点保留(1)
原始公社解体进程:85%~
第七回合
嘉登文明自诞生以来历经坎坷。嘉登人享受着丰饶的自然地理环境,西边却也有险恶的蛮族。在蒙昧时代,一场耗时耗力的静坐战争就已经让嘉登人心惊胆战。对周围环境的恐惧从此刻在嘉登人的记忆里,嘉登人花费了大量精力发展与军事跟战争有关的技艺,他们在军事科技上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就:简单的指挥机构,烽火和伏击战术。嘉登人不仅在科技上有所发展,在其他文明安心种田的时候,他们发动了一场惨烈的战争。嘉登酋长的统治风格是激进直接的,他试图通过强制命令降低嘉登女性的地位,移风易俗。此举不免激起了其他氏族的激烈反抗。经过惨烈的战争,主氏族获得了胜利。但同时也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蛮族趁虚而入,壮大为一个名为巴拉格西的文明;此外,嘉登本身也分裂为两个势力:卢加尔安达联盟和酋长所属的主氏族联盟。
千疮百孔的惨状没有收住酋长的野心。在同化了埃利都氏族后,嘉登酋长决定清算听调不听宣的基什氏族。在一场宴会上,嘉登酋长盛情款待了阿卡德、埃利都和基什氏族的大佬,欢宴间,嘉登酋长突然变脸,一群武士冲进宴席,杀死了所有基什氏族的大佬。就在同时,阿卡德氏族的军队突然发难,进攻基什的领地。缺乏准备的基什人在仓促抵抗后束手就擒,只有少数几个基什族长逃出生天,投奔了卢加尔安达同盟。如此一来,阿卡德氏族以酷烈的手段完成了统一。
为了促进统治,阿卡德氏族加强了业已存在的生殖崇拜。嘉登酋长主动赋予祭司们神圣的地位。同时,为了获得战士的支持,将大批女性,尤其是来自埃利都氏族和基什氏族的女性变卖为性奴,美其名曰“圣妓”,供战士们享用。这一举措有效地安抚了因为内乱而惶乱的人心。嘉登酋长对阿卡德人、埃利都人和基什人区别对待。阿卡德人被认为是生殖大神的长子,具有最高的地位;温和归化的埃利都人则被认为是生殖大神的次子;被征服的基什人则被认为是生殖大神的私生子,没有任何地位。阿卡德人出任统治者和祭司,埃利都人被允许成为勇士和自由民,而基什人则要么是地位卑微的奴隶,要么是为阿卡德和埃利都贵族服务的农民,几乎没有任何权利。嘉登逐渐形成了一种种姓制度。
种姓制度形成后,嘉登酋长着手恢复生产。常年战乱使嘉登人的生产严重停滞。农业技术仍停留在刀耕火种的原始阶段,几乎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手工业。原始集市上出现的货物多半是谷物、圣妓和奴隶。习惯了一言九鼎,集权激进的嘉登酋长,为了保证作为自己基本盘的阿卡德人吃饱喝足,只得加大对基什人的剥削。基什奴隶在嘉登过着生不如死的生活。
志得意满的嘉登酋长宣称自己为国王,并将自己的姓氏阿卡德作为王室名称。阿卡德家族习惯了以酷烈、残暴和阴谋统治国家,这也令阿卡德人臭名昭著,成为不守信誉的代表。按照卢加尔安达人的话说,阿卡德人实际上是“披着文明外衣的野蛮人”,甚至巴拉格西人都比阿卡德人更像文明人。但似乎阿卡德王对此并不在意,在他看来,只要能达成目的,手段并不重要。
古典时代开始了,嘉登人能否穿越时空,创造一个不朽的文明?
第八回合
嘉登延续了自己一贯重战好兵的做派,一心一意练武强兵。嘉登王计划创建一支情报部队,情报部队的成员由国家奉养,与世隔绝。接着,嘉登计划改革军队的层级编制,小队长是精锐的战士,战士们则绝对服从小队长。最后,在老兵们的建言下,嘉登王开始着手以小队为基础编制嘉登方阵,工匠们按照国王的意图开始打造合适的长枪和战鼓。
嘉登国王热情接待了萨丹使团,慷慨地许诺了萨丹提出的科技交换要求,并积极着手履行合约。
嘉登斥候:200/1000(军事先进+100)
慕斯比小队制:500/1000(军事先进+100)
嘉登方阵(方阵/长枪研制/战鼓研制):400/2000(军事先进+100,步兵战术+100,高效指挥+100)
贸易合约(萨丹农具灌溉vs嘉登指挥枢纽):400(萨丹100+嘉登300)/1000
第九回合
在萨丹与嘉登的积极推进下,萨丹与嘉登的贸易合约履行完毕。萨丹向嘉登派去了由几十位有经验的老农组成的使团,传授了嘉登轮耕制的经验,嘉登王下令在全族推广。萨丹和嘉登相距不远,地理环境和天气气候都相接近,因此萨丹的农耕经验也适用于嘉登的土地,嘉登的农业获得了长足的进步。而嘉登也派来了一些军功贵族组成的代表团,萨丹则选派了一些精锐年轻贵族接受嘉登人的训练,在嘉登人的帮助下,萨丹建立了一个简单的指挥枢纽,指挥枢纽以旗语传讯,所用旗语与嘉登人的非常接近。萨丹国王下令把这一制度在军队中普及开去,尽管尚未经历战争的洗礼,但可以想见,这种指挥制度必将大大提高萨丹在战争中的指挥效率。
嘉登人在国王的命令下,继续努力推进军事方面的几项改革。
贸易合约(萨丹农具灌溉vs嘉登指挥枢纽)完成,嘉登获得文明成就“轮耕(双圃制)”,国力上限+80
嘉登斥候:408/1000
慕斯比小队制:900/1000
嘉登方阵(方阵/长枪研制/战鼓研制):500/2000
第十回合
经过两代人的努力推进,嘉登的军事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嘉登编制出了全世界第一支情报部队,这些被称为斥候的士兵个个机灵聪明,经过层层选拔才能入选。一旦被编入斥候部队,他们就要与世隔绝,即使是妻儿也只能定期见面。当然,作为补偿,斥候们的待遇非常优厚,因此成为一支精锐的情报力量。斥候承担着艰巨的重任,军事行动前他们要负责侦查地形和敌情,甚至要混入敌国地界探听消息。相信在斥候的帮助下,嘉登人的军事行动必将取得先机。同一时间,嘉登人率先完成了军队的基层编制改革,嘉登人的基层建制名为“慕斯比”,在嘉登语中是“小队”的意思。每个小队固定为一百人,由他们当中最精锐的战士作为队长统辖整个小队。小队成员对于队长的命令必须无条件服从。慕斯比制度的建成非惟增强了嘉登人的指挥组织能力,由于嘉登人对军队的崇拜,许多村社借鉴了慕斯比制度以组织农耕。基层组织力度的增强也提高了嘉登人的生产效率。当然,军队需要大量补给,这也使得嘉登对奴隶的压迫越发严重。
受到斥候部队和慕斯比制度建成的鼓舞,嘉登国王下令继续推进军团制度的改革。
“嘉登斥候”完成,嘉登获得文明定义“斥候侦查”(军事行动开始前,有一定概率获得敌人的情报),战力小幅上升,嘉登获得新军力“阿卡德斥候,人数上限500,类型:常备/侦查,编制费用:2国力每人,维持费用1国力每人。”
“慕斯比小队制”完成,嘉登获得文明定义“慕斯比小队制”,所有军力战力上升,战力小幅上升,国力上限+45。
基什奴隶压迫烈度上升。
嘉登方阵(方阵/长枪研制/战鼓研制):904/20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