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动作(Ready)不再是一个动作,且做以下定义:
1、准备动作不改变先攻顺位(Initiative)
2、使用准备动作必须在自己的回合(和一般的自由动作不同)
3、使用准备动作时,必须指明触发条件和大致的行动,但是可以在触发条件满足时决定是否行动。触发条件必须为非自己的动作(准备动作不是动作,因此不能针对对方的准备动作进行准备动作)。
4、准备动作能触发的动作不限制为单动作(Standard action)或更短,但动作长度不得超过触发动作的长度,否则判定为不触发(比如:对方施法则攻击。如果对方瞬发法术,将无法触发准备动作。如果对方接着以单动作施法,则可以除法准备动作攻击)。
5、准备动作中声明的行为在判定可进行动作时视作已使用(准备动作:攻击后,本轮将不能全回合攻击),若有多个行动可以达成同一目的,按照占用动作较长的来判断(准备动作:死亡一指判定为消耗一个单动作。除非声明准备动作:启动瞬发权杖,瞬发死亡一指,那么将占用一个迅捷动作swift action)。
6、准备动作触发时算作自己的回合内,外界长度等于被触发动作。
7、准备动作可以持续到下回合自己的行动前,也可以持续到本轮结束(每轮结束时声明)。若没有被触发,则视作没有做任何动作。如果在下一轮中被触发,则视作提前使用了下一轮的行动。
8、准备动作可以被观察/发觉。可以试图隐瞒自己的准备动作,用唬骗检定对抗对方的察言观色。
对这个定义。。。我得说还不错,评论一下吧。。。
1。不发表意见
2。加强了
3。触发条件的定义还是模糊。。。个人觉得,触发条件可以随便讲,但是否触发取决于游戏中你是否能得知满足触发条件。
举例来说
准备动作:攻击 条件:对手施法
问题是如果对手用了一个“定发静发”的法术,你如何去得知对手施法了?
而准备动作:攻击 条件:对手准备施法
这也不是一个一定不能完成的动作,只要你能读心对方获得成功,这样的表层意识很容易了解
4。很合理。。。但移动动作和标准动作哪个快?再者,如果准备的动作长过对手的动作,准备动作还应该会受到干扰。
5。和2,7联立产生BUG?
人物A,B,C依次行动,A用完所有动作后进行准备动作,准备的动作为一个标准动作,根据2,准备动作本身是一个接近自由动作的动作,可以完成,根据5则有惩罚(必须用一个标准动作来做准备动作),再根据7,同一轮中B引发了A的准备动作,所以A没有提前用掉下一轮的动作,相当于A在两次行动中额外多了一个准备动作?
6。不发表意见
8。准备动作应该是个心理活动吧。。以“对手攻击我就先行攻击”来讲,只不过握着武器紧盯对手的动作吧,这也能观察的出?
准备动作不是行动。但是被触发时,最多只能用声明准备行动那轮的剩余可能行动做出反应(或者不做任何反应)。
此外,配合以上规则再追加一条:
准备动作只能在自己的回合结束时声明,延迟动作只能在自己的回合开始时声明,即(是否延迟)-本回合行动-(是否准备)
看到这个我更莫名了。。。也就是说如果准备动作在准备的当轮被触发,动作的准备者就做不出任何动作?因为做准备的时候他当轮动作已经全用完了,除非他不做动作?那和核心的有啥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