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之后,托马斯被史密斯干员 —— 说起来完全忘记询问他们的名字了。
不过他们自己也不主动说,有一种奇妙的默契在,失去了询问的时机的托马斯,只能乖乖闭嘴 ——
总之一脸苦瓜脸的托马斯,被这群黑衣人压进了一台高级黑色宾士,窗户完全不透光。
学生们已经聚集起来,甚至还有其他教师,以及不少路过的人。
好几只手机在空中晃来晃去,甚至有人忘记关了闪光灯!
仿佛听得见社会性死亡的滴答倒数声。
“这根本是绑架吧。”
“没事。已经通知过了,所以新闻媒体会只字不提。” 干员A坐进了驾驶座。
“刚刚那些人的录像会被删除,只留下模糊的画面,各社交网上会封杀消息,只保留一般人的讨论。” 干员B坐进了副驾驶座。
“你们故意的吧!” 托马斯大声抱怨,但此时车门还未关上,似乎引起了附近围观人士的小小骚动。
与此同时,干员C与D从两侧坐进车内,把放弃抵抗的托马斯夹在中间。
车子很安静。应该说,托马斯可能从未坐过隔音这么完全的车。
干员A的驾驶技术应该相当高超,车子晃动极少。
“这样【教授】的【导入】与【动机】就充足了。” 干员A又说道。
托马斯似乎渐渐理解了这一连串行为的原理。
事到如今,比起继续反抗,妥协,或者做出妥协的模样,似乎比较好。
说是这么说,结果车子刻意绕了几圈,直到确认周遭没有什么好奇人士后,
抵达的地点... 依旧在布鲁克林城区,甚至原来走路十多分钟就能到的距离。
五人走进了一栋老旧的公寓建筑,并进入了顶楼楼层的单间。
一打开门,托马斯眼前出现的是一个最标准的警探片中的“调查办公室”。
几张沙发,几张桌椅,简单但充满生活感的家具与厨房用具,以及几面写满了东西的廉价白板。
正中间的白板上挂着纽约地图,并用针头把几个地点标示起来,用细绳连起来。
虽然悬疑剧都喜欢让推理担当这样去搞得好厉害的感觉,
但自己其实并不是很喜欢这么用一大堆细绳把一大堆东西串联起来的感觉。
比起思维导图,这实在太杂乱,根本就只是为了视觉上的冲击而存在的画面。
而在白板正前面的沙发上,正坐着一眼就看出是此次故事的【搭档】角色。
棕长发,灰蓝色的眼睛,睫毛应该是化妆时刻意的向上拉了一点。
穿着最标准的【有能力的女干员风格】的西装群,翘着小腿,手里握着一杯咖啡杯。
“...... 真慢。” 她皱了皱眉头。
但那瞬间的小小惊吓和快速变脸可没逃过托马斯的眼睛。
仔细一看,手里的咖啡早就喝完了,却依旧拿在手上。
翘着的小腿有点不自在,僵硬的半点晃动也没有,
也因为不习惯这个动作,另一只手尴尬地在沙发另一侧撑着身体。
也是个被迫演戏的可怜人啊。
“你们可以离开了。”
她用下巴指了指门口,四位史密斯干员就安静又整齐... 训练有素?的离开。
“伊温妮.美第奇 (Ivani Medici)。” 她放下咖啡杯,伸出手。
“...... 托马斯.布朗 (Thomas Brown)。” 犹豫了一下,然后握住。
“真是个无趣又平凡的名字啊。这搞不好会影响我们的,不能重新来吗?”
这还得怎么重新来?
===============
“起码几百年的地下墓穴?” 托马斯习惯性地又歪歪头,快速扫过了地图上被标示的几个地点。
“在纽约这种地方?这到处是现代地下建筑,地铁,下水道,风道,隧道,还有高楼的地基的地方?”
“对。” 伊温妮点点头。几分钟的谈话后,她现在似乎比较自在点。
“就像几个月前就在这附近的查O德那群人?”
“性质不太一样。虽然那次也是个麻烦事,姑且是适当打发掉了,那些人已经失去【故事价值】了。”
“啊,那也和你们这群人有关啊...”
托马斯喝了一口胶囊黑咖啡。
介于美式和浓缩之间微妙口感又缺乏了某种决定性的咖啡香。
最适合纽约工作狂的廉价提神药。
“你知道巴黎的地下墓穴吧?”
“从罗马时代就存在,埋了数百万的人类骸骨,时常有人进入冒险然后再也回不来,也有危险人物窝藏在其中。”
“对,然后把地点改成纽约就好了。应该是最近才【突然出现】的,但是仍然是个【古老墓穴】。”
托马斯眨了眨眼,试图理解。
事件的起因只是纽约流浪汉的失踪。
毕竟是一群在街头没人关心的人群,再加上最近一年来大家的关心点都在难民潮和治安上,就没怎么去注意到。
人们原本以为这些流浪汉只是被赶到了其它城区。
因为某些团体的要求,NYPD的资源被强硬地减少了,工作量却增加了,只能把一些重要性低的案件向后挪。
毕竟这种失踪案就算在资源充足又没那么多破事的地方,也不会有多少关注度。
举报一群有自理能力,成年,常年流落街头,的流浪汉消失了,有多少意义呢?
但当某些社工也发现事件涉及非法移民时,就不同了。
“Beto Gonzales, Kwende Chichewa, Imarogbe Benin, ...”
伊温妮拿着小抄,艰难地念出几个明显不是美国人的名字。
“这些人因为各式各样的事逃离纽约是很正常的,所以时间到了人没出现,也不会有多少人在意。直到...”
她用手里的镭射笔指了指地图上的几个地方。
“直到发现了他们的尸体?” 托马斯不自觉地降低了自己说话的声调,明明此处只有两个人,却好像不能随便讲出来一样。
“更夸张点。” 伊温妮摇摇头。“他们无差别攻击路人。用自己的牙齿,把陌生人的颈动脉...”
她抓起一块曲奇,刻意地咬了下去,然后发现自己咬的太大口了,
无法立刻接上自己的前一句话,尴尬地继续嚼,和一脸无辜的大学教授干瞪眼。
“额,就像两个月前在加州嘴里叼着人腿的疯子?” 托马斯圆场。
“唔,咳,嗯... 嗯不是。” 她用手背快速地在嘴角擦了一下,却把嘴角的口红又糊了一小块。
“虽然就时间点上确实好像是同一个时期。”
“他们在攻击人的时候,早就死透了。身体甚至在腐烂当中。”
伊温妮习惯性地把随身的小镜子拿起来,想要补妆,又瞪了瞪托马斯,让后把头转了过去。
“不只是这三人,两个月来已经发生了十多起【丧尸事件】。”
追查下去,就发现了好几个进入地道 —— 而不是下水道 —— 的入口。
这些地道用仿佛中世纪时期的石墙填补,并且,就像巴黎那地下墓穴一样,
有数十公里的地道,多到无法准确测量和预估,并且里头也充满了人的骸骨。
“然后半点血肉也没的骸骨,也站起来咬人了。”
托马斯闭上眼睛,按着太阳穴。
这早就超出了警探片的范畴了。
“因为这事,在纽约,尤其在这些非法移民当中,突然出现非常多的死亡崇拜的信徒。”
仍然在假装干练的美女干员确认口红没问题后,再次坐在沙发上。啊,这次不翘小腿了。
“他们从各个墓穴入口进入,而我们的人员想追逐,无一例外不是跟丢... 就是被白骨和丧尸袭击。”
她深呼吸。“我们几乎肯定,有个邪教的教主的存在,他是这墓穴... 和丧尸和骸骨的操纵者。”
因为设定就是这样的。往往都是这么一号人物的影响。
“这种事... 额... 也许可以叫警察部队还是什么的闯进去吧。也就是丧尸和白骨,几枪就完事了吧?”
托马斯提出了正常人会提起的意见。
“你傻吧?” 伊温妮受不了的瞪了他一眼。“在故事开头作为先遣队潜入邪恶的超能力者的大本营的精英部队?”
“... 只会全灭呢。” 托马斯插口,而伊温妮做出了满意的表情。
“因为这是最王道的衬托敌人的危险性的叙事方式。”
虽然也不是不能刻意这么做。因为往往故事开头就大杀特杀的超级大反派,最终是不会成功的。
不过,也没必要随便叫几个重金培养起来的精英去赔上性命。至少现阶段是这样啦。
“所以,就由我们这些小角色来单独调查?”
“对,因为,这样写的【故事】往往更能得到【他们】的支持。”
就像《达O西密码》里的密码学教授独自破译数百年的大谜题。
就像《O宗罪》里负责追查连环杀人魔的只有仅仅两个小探员。
就像《变形O刚》里大环境被一个年轻小P孩左右。
就像每次的灾难片都会有个默默无名的科学家突然变成了超级大的项目负责人。
【因为个人才能被国家级的秘密组织绑架,卷入奇妙事件的一般人。】
【为了配合菜鸟,被派来当搭档的干练的美女干员。】
【失踪】,【超自然】,【邪教】,【地下墓穴】,【大阴谋】的调查。
各式各样的【关键词】似乎逐渐凑齐。
“但我还有一个疑问。” 托马斯仿佛小学生般举手发问。
“什么事?”
“我们这些【故事中的角色】用这种方式讨论【故事本身】不会有问题吗?”
伊温妮表现出至此为止最大的惊讶的表情。
“你不会自以为你真要当什么大作家吧?”
这时候托马斯才又想起不久前干员AB所说的,选了自己的理由。
“我们才不要什么合理的【悬疑】、【警探】、【现代幻想】。”
“最适合我们的就是和【故事】本身摔角搏斗的【元叙事(meta narrative)】。”
自《唐.吉坷德》以来,一直被人们,也被【他们】喜爱的故事风格。
《O侍》,《史丹利的O言》,《O说之下》,《心跳文O部》。
就算到了现代,人们也对这叙事爱不释手。
无视既有的叙事要素,多少允许角色们自由行动。
即使剧情不合格,有漏洞,只要出现【打破第四面墙】的要素,作品评分就会莫名的虚高。
或许也是最适合现在,最能保身的【作弊】方式。
“【剧本破坏者】 托马斯.布朗与【花瓶解说家】伊温妮.美第奇。”
她第一次笑开来。
“听起来不挺有趣的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