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恩瑟是塞瓦斯帝国最南的行省,,也几乎是世界上最南的几个地区之一,它北临凯芭省,以晦厌山脉为两省之界,向南则包括热雷半岛全境,晦厌山和热雷半岛之间东西俱是悬崖峭壁,只有中间山谷可以通行居住,称作龙喉谷,这也是辛恩瑟事实上的行政中心区域。龙喉谷中有一条大河自北向南,在擎雷山附近辐射状散开,奔流入海,名叫龙涎河,辛恩瑟中山涧溪流,几乎都是龙涎河的支流。热雷半岛突出海平面近百尺,临海处尽是悬崖峭壁,半岛地上部分地势平坦,东北略高而西南稍低,只中心地区有一座明显隆起的孤峰,此外只有少数土山丘陵,少有过百米高的。半岛上植被茂盛,参天大树比比皆是,形成了遮天蔽日的森林,除龙喉口以南约五十里地之外,全岛遍布沼泽,往往看着面前是一块草甸,一脚踩下却已经泥足深陷,难以自拔。岛上气候炎热潮湿,地形复杂,毒蛇众多,因此极少有人从陆路深入探索过热雷半岛,只有辛恩瑟纳入塞瓦斯版图的时候有几批测绘员为了地形测绘深入过此地,他们中有将近三分之二人再也没能出来。时至今日,森林内依然隐藏了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半岛中央的山名为擎雷山,高约千米,在闷热、无风和晴朗的夏天的午后,山顶附近经常会出现一大片雷云,小时覆盖数里,大时覆及全岛,伴随着雷云出现的还有无数的闪电和强烈的暴雨,这正是热雷半岛得名的原因。这种雷暴出现的时间并不长,通常只有三到十五分钟,但是一天之内可能多次出现。尽管三面皆海,但是由于热雷半岛那莫测的气候环境,更兼岛旁暗礁密布,地形复杂,且近岛四时风浪不断,船只在热雷半岛根本无法顺利出航,因此塞瓦斯在此处并无海军,驻军也较其他行省更少,素来是赛瓦斯的统治者最不重视的行省之一。岛上居民不多,大多数赛瓦斯国民生活在龙喉口附近几十里内,也有为数不少的未归化蛮族或是生活在半岛北端的森林之中。由于地处偏僻,许多逃犯和叛党都选择藏身在此地的森林之中。这些蛮族和强盗向来不遵王化,历史上也曾多次在此地发动叛乱。不过岛南可以说是人迹罕至之处,即使最为胆大的蛮族也不敢在哪儿多做逗留。岛上居民有近一成是驻扎的士兵,他们的主要任务是防备此地可能的叛乱,另有三成以上是在此安家落户的驻军的后代和家眷。此地居民有许多人都有当地原住民的血统,是被同化的当地蛮族的的后代,他们皮肤黝黑,面型突出,鼻梁较低而鼻翼发达,颧弓明显。由于气候炎热,当地流行穿着用植物纤维织造的短衣和长裤,短衣通常无袖而轻薄,而长裤起到防蛇之用,结实之余仍然通风透气。半岛水质不佳,往往具有极重的硫磺味,必须经过沉淀和煮沸等处理才能饮用,否则可能染上病症。一些学者认为这可能说明擎雷山乃是一座休眠中的火山。尽管热雷半岛的自然条件可以算是相当恶劣,但是当地人依然发挥了塞瓦斯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本色,发展出了许多特色美食:除了塞瓦斯南部普遍种植的水稻和小麦,此地常见的主食还包括木薯等植物的块茎;最常使用的肉食则包括蓄养的犬、鸭子、田螺以及猎获的水田鼠、水獭等动物,偶尔也会使用猎获的飞鸟。令许多初来乍到的士兵难以接受的是,本地居民把毒蛇和双翅类昆虫的幼虫作为是难得且贵重的美食。由于气候炎热,瘟疫容易流行,即使只是长期饮用本地的水也容易生病,热雷半岛上的居民最热衷的烹饪方式是将食材和各种草药的根茎同炖,客观上,这种饮食确实预防了瘟疫的流行,长年累月下来,形成了本地人嗜苦的饮食习惯。热雷半岛上最负盛名的一些食物包括和草药一块炖煮的肉类,塞满未消化的昆虫幼虫的一种啮齿动物的胃部做成的炖菜,蘸半发酵肉酱的白切肉类和与蛇胆汁同炖的蛇肉羹——最正宗的做法中羹里还会有被蛇毒死的鸟类。由于岛上多雷,此处居民广泛信仰被称为福柯西和努瓜达的双生雷神,他们的形象是交缠在一起的两个蛇尾人身的神,两人都是雷电之神,但是神职不同,福柯西掌管生命,并且司掌带来农业繁荣的雷电,凡是从天上降下来的可看见的雷便属于他掌控,而努瓜达的神职则是死亡,她同时还是司法的女神,使用无形之雷击弊那些为非作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