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主题: [Legacy]修羅之影 / Shades of Shura  (阅读 5853 次)

副标题: (2007?, HEXA 1.0, SF機甲軍武小隊戰術型RPG, Chi)

离线 Mounrou

  • 版主
  • *
  • 帖子数: 1479
  • 苹果币: 0
Re: 修羅之影 / Shades of Shura
« 回帖 #10 于: 2020-03-17, 周二 14:22:53 »
VIb.  組織簡介 / 機體列表 (Japan)

      日本(Japan)

      在經濟衰退後期被中國於發展上遠遠拋離後,日本在本世紀初期仍然裹足不前。但面對著新生的亞洲同盟,日益感到威脅的西方各國為著保持亞太區利益而開始暗地裏對增日本加支援。

      受補助而再次穩步上揚,日本政府開始反思過去數十年的政策,從各方面所得出的結論卻是:國民在過去沉醉在各種放蹤的逸樂中,受外來的思潮所影響而忘記了本身的美德。因為這個結論,日本開始收緊了對外的溝通管道,並且在國內重新推行以天皇為中心的神道思想。

      各種政策的實行並沒有什麼實質上的影響,但是2029年首先在疏球所發生的「初次修羅降臨」卻對這個島國的人民產生了意料之外的警醒作用。從一開始民間對於修羅戰爭的看法便不是「外星來的侵略」,而是對迷失的人民施行制裁的「業報」,也因此他們對修羅的操縱者是人類這一點並不感到驚訝。

      第二次修羅戰爭初期,日本以驚人實力迅速化解亞洲同盟對大西洋的擴張,同時確立了自已「東海之王」的地位,吸納大西洋各個小島國支持而成為東方兩大勢力之一。

      政制:憲法君主制+議會制,商界影響大

      主要宗教:神道教/佛教

      主要民族:日本人(98%)

      軍力:高

      工業力:極高

      民生水準:高

      國內支持率(Circa2042):98%

      =======================================================================

      GS-貳式"百花"(GearSuitType-2"HachiHana")
      框體(Frame):4
      裝甲(Armor):1
      反應(Agile):6
      體積(Size):小
      載量(Load):4
      抵受能力(Endure):12

      常規裝備

      通用型
      小手盾(ArmShield)
      ASR改(ModifiedAnti-ShuraRifle)
      通用短刀(UtilityKnife)
      機體反應強化LV1(AgilityBoost)

      隱密型
      N/A

      速攻支援型
      三連火箭炮(Tri-ShotRocketLauncher)
      小手盾(ArmShield)
      偵察型
      複式探測器(ComplexSensor)
      ASR改(ModifiedAnti-ShuraRifle)
      小手盾(ArmShield)
      三連裝煙霧彈投射器(Tri-slotGasGrenadeLauncher)

      簡介:
      基本的修羅Knockoff,放棄裝甲換來速度上的優勢。

      =======================================================================

      GS-參式"武者"(GearSuitType-3"Musha")

      框體(Frame):3
      裝甲(Armor):5
      反應(Agile):5
      體積(Size):中
      載量(Load):6
      抵受能力(Endure):12

      常規裝備

      通用型
      雷線劍(RayEdges)
      機體反應強化LV1(AgilityBoost)
      機體裝甲強化LV1(ArmorBoost)
      ASR改(ModifiedAnti-ShuraRifle)

      參式二型"空武者"(Type-3Varient-2"SoraMusha")
      盤旋系統(IndividualHoverSystem/IHS)
      小型機關砲(Minigun)

      參式三型"海武者"(Type-3Varient-2"UmiMusha")
      水中推進器(UnderwaterPropeller)
      對艦魚雷(Torpedo)
      短刀(UtilityKnives)

      簡介:
      日本的正規Knockoff。海軍專用的"海武者"是世上第一架深海用修羅Knockoff,也是日本海軍強大的最直接原因。

      =======================================================================

      GS-肆式"巖嶽"(GearSuitType-4"GanGoku")

      框體(Frame):6
      裝甲(Armor):6
      反應(Agile):3
      體積(Size):小
      載量(Load):7
      抵受能力(Endure):30

      常規裝備

      通用一型
      三連火箭炮(Tri-ShotRocketLauncher)
      小手盾(ArmShield)
      火炎放射器(Flamethrowers)

      通用二型
      六連裝小型飛彈發射器(Hex-ShotMiniMissileLauncher)
      小型機關砲(Minigun)
      護身盾(Half-Shield)

      隊長專用型
      小手盾(ArmShield)
      機體反應強化LV1(AgilityBoost)
      四連裝小型飛彈發射器(Quad-ShotMiniMissileLauncher)
      複式探測器(ComplexSensor)
      ASR改(ModifiedAnti-ShuraRifle)
      EC/CM產生裝置(EC/CMJammer)

      簡介:
      生產數量較少的重型機,主要是用作小隊長機或是支援機體

      =======================================================================

      海嘯型高速潛艇(Tsunami Quick Deploy Submarine)
      框體(Frame):8
      裝甲(Armor):8
      反應(Agile):2(x水中補正)=4
      體積(Size):V(196)
      載量(Load):160(x水中補正)=240
      抵受能力(Endure):48(x水中補正)=24

      配置:
      內藏修羅整備室=50
      大型儲藏室x1=60
      魚雷管x2=20
      水下電磁推進器=20
      散粒子隔音層=20
      海流聲納系統=20
      小型乘員用臥艙x10=50

      標準乘員/最大乘員:19
      (領航員x1)
      (副駕駛x2)
      (炮手x2)
      (聲納操作員x2)
      (整備員x2)
      (總務x1)
      (醫生x1)
      (修羅操作者x8)

      最大連續便用時數:
      (連物資):60日
      (不連物資):1年

      [中型核聚變爐]

      簡介:
      日本的快速應變用小型潛艇。適當運用修羅技術的結果便是幾近完全無法偵測的深海艦隊。
我用不來中文輸入法,所以我只能手寫中文字
在電腦上打中文字相比起英文而言大概要花我10倍的時間,而且會累死我。 >3< (Which has no point when people just skip it anyhow.)
所以,除非這事情非常非常重要,否則我一般只會用英文。
如果你看不懂英文,非常重要時我會盡可能嘗試去打中文。 -w-b
( Except Grammar Nazis cause, you know, THEY'RE RELATED TO NAZIS!!! And pretty impolite to boot too. =_+\ )

离线 Mounrou

  • 版主
  • *
  • 帖子数: 1479
  • 苹果币: 0
Re: 修羅之影 / Shades of Shura
« 回帖 #11 于: 2020-03-17, 周二 14:25:12 »
VIc.  組織簡介 / 機體列表 (Asian Alliance)

      亞洲同盟(AsianAlliance)

      從上世紀末開始急步踏入世界舞台,中國在本世紀初便不斷凝聚力量,以各種有形無形之壓力緊迫她在東南亞的鄰居。

      前蘇聯的經濟狀況在開放後一直毫無起色。不希望接受美國「施捨」的舊勢力集團主義者,開始推動向當時仍是發展中的中國靠攏的步伐。在這環境下中俄終於在2015年再次締結同盟條約。

      2020年臺灣所發生之高雄事變裏,中國以巧妙的謀略手段欺瞞了世界各國,在最小流血的情況下把臺灣政府轉為對中國效忠的傀儡政府後,她的國際影響力同時達到了最高點。

      可是急速發展的背後所隱沒的陷阱卻始終會出現。2023年,在各地掌握著巨大工商實力的地方強豪開始對中央政府置之不理。同時民間對已日漸開明化之政府步伐仍然認為不足,而不滿之聲浪開始變成破壞行動;2025年末,懷疑由國外勢力所支持的西藏及臺灣獨立戰爭最後演變成國內的骯髒彈攻擊。不滿的民眾乘勢在各地發起暴亂。不借助中央力量之地方強豪則以自己的方法去處理,同時借機把所在地私有化。

      最後中央政府及俄軍合作以強烈手法鎮壓各處暴亂。把私產回收的中央政府重新制定了經濟及民生法規,把整個社會階級化,讓一個人的價值完全以績效及能力決定,放棄自由而讓資本主導一切。

      修羅戰爭發生時,AA趁著各國自顧不暇的時侯猛地伸展勢力。在局勢較穩定後,AA已成為了亞洲大陸的霸主。

      政制:才能階級制

      主要宗教:無

      主要民族:漢人(68%)蘇聯人(31%)

      軍力:極高

      工業力:極高

      民生水準:中下至極高,以階級決定

      國內支持率(Circa2042):無

      =======================================================================

      烈陽七型(Type7"RedShine")
      框體(Frame):4
      裝甲(Armor):4
      反應(Agile):5
      體積(Size):中
      載量(Load):6
      抵受能力(Endure):16

      常規裝備:
      複式探測器(ComplexSensor)
      通用式ASR(GeneralPurposeAnti-ShuraRifle)
      振動劍(VibrationEdges)
      護身盾(Half-Shield)

      特攻型
      EC/CM產生裝置(EC/CMJammer)
      重力波動產生裝置(GravityBusters)
      戰鬥用噴射器(CombatBooster)
      機體抵禦強化LV1(EndureBoost)
      機體反應強化LV1(AgilityBoost)

      重裝型
      機體裝甲強化LV1(ArmorBoost)
      物質加速器(ParticleAccelereator)
      護身盾(Half-Shield)

      支緩型
      三連裝火箭炮(Tri-ShotRocketLauncher)
      耐衝擊盾(ImpactShield)

      簡介:
      AA版本的通用型修羅Knockoff,以適應各種不同狀況為目標。

      =======================================================================

      黑日九型(Type9"BlackSun")

      簡介:
      未曾正式出動之型號。據聞本體並不是Knockoff

      =======================================================================

      五嶽十二型(Type12"FiveMountains")
      框體(Frame):4
      裝甲(Armor):7
      反應(Agile):3
      體積(Size):大
      載量(Load):7
      抵受能力(Endure):20

      常規裝備:
      四連裝小型飛彈(Quad-shotMinimissileLauncher)
      護身盾(Half-Shield)
      複式探測器(ComplexSensor)
      小型機關砲(Minigun)

      支緩型
      三連裝火箭炮(Tri-ShotRocketLauncher)
      小型機關砲(Minigun)

      重裝型
      機體抵禦強化LV1(EndureBoost)
      機體框體強化LV1(FrameBoost)
      護身盾(Half-Shield)
      狙擊槍(SniperRifle)

      簡介:
      AA的重型修羅Knockoff,在抵禦力與防禦力之間選擇了後者,也因為如此而較更著重於操作員的素質。

      =======================================================================

      長河型移動基地("ChangHor"TypeMobileStation)
      框體(Frame):N/A
      裝甲(Armor):10
      反應(Agile):1
      體積(Size):V[440]
      載量(Load):400
      抵受能力(Endure):200

      配置:
      修羅用準備艙x8=160
      基本乘員用臥艙x6=48
      大型儲藏室x1=60
      8連火箭炮x2=30
      高能量炮x1=50
      重機關炮x4=40
      空置空間=12

      標準乘員:14
      (指揮x1)
      (主駕駛x1)
      (副駕駛/操作員x1)
      (工程師x1)
      (炮手x2)
      (修羅操作者x8)

      最大乘員:
      裝備全配置:20
      裝備破棄:120

      最大連續便用時數:
      (連物資):90日
      (不連物資):10年

      [大型核聚變爐]

      簡介:
      作為移動指揮車的車輛,傳說可以輕易抵禦核彈以下的攻擊。只有少數在服役中
我用不來中文輸入法,所以我只能手寫中文字
在電腦上打中文字相比起英文而言大概要花我10倍的時間,而且會累死我。 >3< (Which has no point when people just skip it anyhow.)
所以,除非這事情非常非常重要,否則我一般只會用英文。
如果你看不懂英文,非常重要時我會盡可能嘗試去打中文。 -w-b
( Except Grammar Nazis cause, you know, THEY'RE RELATED TO NAZIS!!! And pretty impolite to boot too. =_+\ )

离线 Mounrou

  • 版主
  • *
  • 帖子数: 1479
  • 苹果币: 0
Re: 修羅之影 / Shades of Shura
« 回帖 #12 于: 2020-03-17, 周二 14:27:00 »
VId.  組織簡介 / 機體列表 (South American Compact)

      南美洲協約國(SouthAmericanCompact)

      並非一個正式國家,但在美國把加拿大納入版圖後,對自身存在感到不安的南美緒國,商討後決定在國際事務上組成同一陣線去對抗USNA的任何動作。

      現在SAC共同議會的核心會員包括了古巴、巴西、哥倫比亞及阿根廷。墨西哥則是成為了夾在USNA與SAC之間,兩方人員進行秘密鬥爭的中立地帶。

      政制:不定(SAC:議會代表制)

      主要宗教:天主教

      主要民族:不定

      軍力:中上(平均)

      工業力:中(平均)

      民生水準:中(平均)

      國內支持率(Circa2042):不定

      =======================================================================

      SAC-"Protector de la Tierra"(Protector of the land)
      a.k.a."Protector"
      框體(Frame):3
      裝甲(Armor):5
      反應(Agile):5
      體積(Size):中
      載量(Load):6
      抵受能力(Endure):12

      常規裝備
      基本裝備(BasicEquipment)
      護身盾(Half-Shield)
      通用式ASR(GeneralPurposeAnti-ShuraRifle)
      三連裝煙霧彈(Tri-slotGasGrenadeLauncher)
      四連裝小型飛彈(Quad-shotMinimissileLauncher)

      "哥倫比亞型"(Columbia Varient)
      EC/CM產生裝置(EC/CMJammer)
      小手盾(ArmShield)
      箔片散佈裝置(ChaffSpread)
      三連裝煙霧彈(Tri-slotGasGrenadeLauncher)
      噴射鋼線(JetWire)
      噴射拳套(JetKnuckles)(或通用式ASR二擇)
      森林塗裝(ForestCamoflague)

      簡介:

      SAC盟國間唯一一種共通機體,主要配置在共同維持的國家衛隊(GuardaNacional)中。沒什麼特別的通用機。
      所謂的哥倫比亞型其實是哥倫比亞所設計,專門在密林間使用的隱密式格鬥用機型。因為良好的戰績而發展為國家衛隊的特動部隊機。

      =======================================================================

      SAC Aero
      框體(Frame):5
      裝甲(Armor):5
      反應(Agile):3(x空中補正)=6
      體積(Size):V(120)
      載量(Load):100
      抵受能力(Endure):30

      配置:
      開闊型修羅用投載槽x6=60
      旋翼系統=20
      重機關炮x1=10
      四連裝火箭炮x2=10

      標準乘員/最大乘員:2
      (主駕駛x1)
      (副駕駛x1)
      修羅操作者必須全程待在裝甲內所以不算。

      最大連續便用時數:
      8小時

      [燃料引擎]

      簡介:
      SAC獨有,適合南美洲叢林區的專用空降運輸直昇機。修羅Knockoff就這樣用支架釣在機艙後方,全程也是雙腳懸空地運到目的地,然後到達後以自身的噴射器下降。這載機理所當然地是不太受修羅操作者歡迎。
我用不來中文輸入法,所以我只能手寫中文字
在電腦上打中文字相比起英文而言大概要花我10倍的時間,而且會累死我。 >3< (Which has no point when people just skip it anyhow.)
所以,除非這事情非常非常重要,否則我一般只會用英文。
如果你看不懂英文,非常重要時我會盡可能嘗試去打中文。 -w-b
( Except Grammar Nazis cause, you know, THEY'RE RELATED TO NAZIS!!! And pretty impolite to boot too. =_+\ )

离线 Mounrou

  • 版主
  • *
  • 帖子数: 1479
  • 苹果币: 0
Re: 修羅之影 / Shades of Shura
« 回帖 #13 于: 2020-03-17, 周二 14:29:21 »
VIe.  組織簡介 / 機體列表 (Commonwealth of Australia)

      澳洲/澳大利亞(CommonwealthofAustralia)

      連續兩次修羅戰爭也是世界各國中所受影響最小的國家,澳大利亞就這樣繼續著和其他國家互不干預的政策。但在缺少資源及研究材料(修羅的殘骸)的情況下,澳大利亞的軍力逐漸落在其他國家之後。最後澳大利亞的現任總理想出了解決辦法:在有限度的情況下,容許任何國家或組織非公開地在澳大利亞的沙漠中設立分部及非NBC類實驗室。當不同組織因為任何原因而互相爭鬥的時侯,政府使可以撿現成便宜。

      這種極端政策令澳大利亞變成秘密組織的天堂,但同時它的沙漠也可能成為了世上軍事技術最先進的地區。

      政制:民主制

      主要宗教:天主教

      主要民族:高加索人(85%)

      軍力:中下(非正規部隊:不明)

      工業力:中

      民生水準:中上

      國內支持率(Circa2042):76%

      =======================================================================

      ACT"Kangaroo"(AustralianCombatTrooper)
      框體(Frame):3
      裝甲(Armor):5
      反應(Agile):5
      體積(Size):中
      載量(Load):6
      抵受能力(Endure):12

      主配備(StandardLoadout)
      機體反應強化LV1(AgilityBoost)
      機體框體強化LV1(FrameBoost)
      網罩(FlexwireNet)
      通用式ASR(GeneralPurposeAnti-ShuraRifle)

      副配備(SecondaryLoadout)
      通用式ASR(GeneralPurposeAnti-ShuraRifle)
      複式探測器(ComplexSensor)
      EC/CM產生裝置(EC/CMJammer)
      短刀(UtilityKnives)
      噴射鋼線(JetWire)

      簡介:
      以國家動物(害蟲?)為名的修羅Knockoff。機體能力強化為主的設計令操作者的配合度變得更為重要。

      =======================================================================

      ACT"Koala"

      框體(Frame):4
      裝甲(Armor):6
      反應(Agile):4
      體積(Size):中
      載量(Load):5
      抵受能力(Endure):16

      主配備(StandardLoadout)
      機體框體強化LV1(FrameBoost)
      振動劍(VibrationEdges)
      通用式ASR(GeneralPurposeAnti-ShuraRifle)

      副配備(SecondaryLoadout)
      小型機關砲(Minigun)
      震波破壞器(Quaker-Shaker)

      簡介:
      另一以國家動物為名的修羅Knockoff,相比之下較著重於耐久度及破壞力。

      =======================================================================

      ACT"Moa"
      框體(Frame):8
      裝甲(Armor):5
      反應(Agile):2
      體積(Size):大
      載量(Load):6
      抵受能力(Endure):40

      主配備(StandardLoadout)
      物質加速器(ParticleAccelereator)
      六連裝小型飛彈(Hex-shotMinimissileLauncher)

      副配備(SecondaryLoadout)
      通用式ASR(GeneralPurposeAnti-ShuraRifle)
      噴射拳套(JetKnuckles)
      機體裝甲強化LV1(ArmorBoostLV1)
      小手盾(ArmShield)

      簡介:
      澳大利亞唯一的正規大型修羅Knockoff,可說是Koala-2的強化型。可能是世上最耐打的機體,但也被不少人譏為大而無當。

      =======================================================================

      ACT"Bushwhacker"
      框體(Frame):5
      裝甲(Armor):4
      反應(Agile):3
      體積(Size):V(108)
      載量(Load):90
      抵受能力(Endure):30

      配置:
      修羅用準備艙x2=40
      重機關炮x1=10
      空置空間=40

      標準乘員:3
      (主駕駛x1)
      (修羅操作者x2)

      最大乘員:
      裝備全配置:23
      裝備破棄:33

      最大連續便用時數:
      (不連物資):1日

      [燃料引擎]

      簡介:
      很基本的荒野用車,因為節省開支所以一切也是用最廉價的零件。預留的空間是「拾荒用」。

      
我用不來中文輸入法,所以我只能手寫中文字
在電腦上打中文字相比起英文而言大概要花我10倍的時間,而且會累死我。 >3< (Which has no point when people just skip it anyhow.)
所以,除非這事情非常非常重要,否則我一般只會用英文。
如果你看不懂英文,非常重要時我會盡可能嘗試去打中文。 -w-b
( Except Grammar Nazis cause, you know, THEY'RE RELATED TO NAZIS!!! And pretty impolite to boot too. =_+\ )

离线 Mounrou

  • 版主
  • *
  • 帖子数: 1479
  • 苹果币: 0
Re: 修羅之影 / Shades of Shura
« 回帖 #14 于: 2020-03-17, 周二 14:34:06 »
VIf.  組織簡介 / 機體列表 (USNA)

      北亞美利堅連合國(UnionStatesofNorthAmerica)

      亞美利堅合眾國在2039年與加拿大組成「戰略連合」(ie吞併)後,極北的大量未開發資源及國內的工業力令USNA再次璾身於世界列強中。USNA的修羅Knockoff在質和量也是世界第一,但國內的不穩定因素(BlocQuebecois、加拿大解放陣線、以及一直存在但未曾爆發的各種反社會主義組織)和與其他國家相比之下較為低落的Knockoff操作者素質,而令她單就處理國內問題時已疲於奔命。

      政制:民主制,軍事戒嚴令實施中

      主要宗教:基督教

      主要民族:高加索人(46%)

      軍力:極高(對外:中下)

      工業力:高

      民生水準:高

      國內支持率(Circa2042):32%

      =======================================================================

      PIAS-6a"Rabbit"(PersonalizedInfantryAssistSuit)
      框體(Frame):3
      裝甲(Armor):2
      反應(Agile):6
      體積(Size):小
      載量(Load):4
      抵受能力(Endure):9

      常規裝備:

      ScoutVarient/SV
      複式探測器(附EC/CM產生裝置)(CombinedSensorw/EC/CMJammer)
      獵豹ASR(CougarAnti-ShuraRifle)
      三連裝煙霧彈(Tri-slotGasGrenadeLauncher)
      小手盾(ArmShield)

      AssaultVarient/AV
      通用短刀(UtilityKnife)
      獵豹ASR(CougarASR)
      二連裝小型飛彈(Duo-shotMinimissileLauncher)
      小手盾(ArmShield)

      RiotVarient/CV-AR
      三連裝煙霧彈(Smoke/KOGas/PepperBomb三擇)(Tri-slotvariableGasGrenadeLauncher)
      小手盾(ArmShield)
      電磁警棍(ShockBaton)
      膠彈鎗(Anti-RiotGun)

      Policevarient/CV-MP
      小手盾(ArmShield)
      電磁警棍(ShockBaton)
      複式探測器(ComplexSensor)
      手槍(Pistol)

      簡介:
      USAF國軍生產之輕裝多用途型修羅Knockoff。以閃避及速度為前提而設計的補助用機。但較低的成本也同時令它適合使用在國內的低危險度鎮暴行動中。

      =======================================================================

      PIAS-6b"Sparrow"
      框體(Frame):3
      裝甲(Armor):1
      反應(Agile):7
      體積(Size):小
      載量(Load):5
      抵受能力(Endure):9

      常規裝備:
      FlightVarient/FV
      盤旋系統(IndividualHoverSystem/IHS)
      複式探測器(附EC/CM產生裝置)(CombinedSensorw/EC/CMJammer)
      箔片散佈裝置(ChaffSpread)
      二連裝小型飛彈(Duo-shotMinimissileLauncher)

      SniperVarient/NV
      狙擊槍(SniperRifle)
      護身盾(Half-Shield)

      OperationVarient/OV
      [Classified]

      簡介:
      USAF國軍特殊工作專用之輕型修羅Knockoff。

      ========================================

      PIAS-9"Wolf"
      框體(Frame):5
      裝甲(Armor):4
      反應(Agile):4
      體積(Size):中
      載量(Load):5
      抵受能力(Endure):20

      常規裝備:

      VariableVarient/VV
      小手盾(ArmShield)
      獵豹ASR(CougarASR)
      通用短刀(UtilityKnife)
      二連裝小型飛彈(Duo-shotMinimissileLauncher)
      複式探測器(附EC/CM產生裝置)(CombinedSensorw/EC/CMJammer)

      AssaultVarient/AV
      小型機關砲(Minigun)
      護身盾(Half-Shield)
      二連裝小型飛彈(Duo-shotMinimissileLauncher)

      CloseQuarterVarient/QV
      小手盾(ArmShield)
      戰鬥用噴射器(CombatBooster)
      噴射拳套(JetKnuckles)
      三連裝煙霧彈(Tri-slotGasGrenadeLauncher)

      MaintainenceVarient/EV
      機械作業用腕(EngineeringArm)
      獵豹ASR(CougarASR)
      護身盾(Half-Shield)

      Medicalvarient/HV
      緊急護理裝備(FieldSurgeryKit)
      獵豹ASR(CougarASR)
      護身盾(Half-Shield)

      CommandVarient/MV
      複式探測器(附EC/CM產生裝置)(ComplexSensorw/EC/CMJammer)
      獵豹ASR(CougarASR)
      機體反應強化LV1(AgilityBoost)
      機體裝甲強化LV1(ArmorBoost)
      小手盾(ArmShield)

      簡介:
      USAF國軍之現役主力機,以前線機體而只在各方面也非常平均。整體性能優秀,在各處戰線也取得高成果之實力機體。

      ========================================

      PIAS-11"Rhinoceros"
      框體(Frame):5
      裝甲(Armor):6
      反應(Agile):3
      體積(Size):大
      載量(Load):7
      抵受能力(Endure):25

      常規裝備:
      AssaultVarient/AV
      小型機關砲(Minigun)
      耐衝擊盾(ImpactShield)
      四連裝小型飛彈(Quad-shotMinimissileLauncher)

      SupportVarient/PV
      小手盾(ArmShield)
      獵豹ASR(CougarASR)
      四連裝火箭炮(Quad-shotRocketLauncher)

      DefenseVarient/DV
      散彈鎗(Shotgun)
      耐衝擊盾(ImpactShield)
      箔片散佈裝置(ChaffSpread)
      三連裝煙霧彈(Smoke/Choking/Nerve三擇) (Tri-slotvariableGasGrenadeLauncher)

      SniperVarient/NV
      「海矛」型步兵用高射炮("H.a.r.p.o.o.n."PMC/Personal Mortar Cannon)
      耐衝擊盾(ImpactShield)
      熱線割刀(ChargedKnife)

      FlushVarient/UV
      火炎放射器(Flamethrowers)
      獵豹ASR(CougarASR)
      三連裝煙霧彈(Smoke/Choking/Nerve三擇) (Tri-slotvariableGasGrenadeLauncher)
      追蹤裝置投射器(TagShooter)

      簡介:
      USAF國軍重型修羅Knockoff機種,在以速度為優先的對修羅戰中,沉重的甲冑反而是一種負累,所以一般也是用於支緩、守備及護衛任務。
      Rhinos也是在現存Knockoff機種中唯一被常規配備「海矛」的機體。

      ========================================

      SMT-4(ShuraMobileTransport)
      框體(Frame):7
      裝甲(Armor):9
      反應(Agile):2
      體積(Size):V(192)
      載量(Load):160
      抵受能力(Endure):42

      配置:
      修羅用準備艙x4=80
      基本乘員用臥艙x5=40
      基本儲藏室x1=30
      重機關炮x1=10

      標準乘員:6
      (主駕駛x1)
      (副駕駛x1)
      (修羅操作者x4)

      最大乘員:
      裝備全配置:14
      裝備破棄:50

      最大連續便用時數:
      (連物資):30日
      (不連物資):180日

      [小型核聚變爐]

      簡介:
      USNA標準型修羅用裝甲運兵車。

      =======================================================================

      M1A4K型特攻坦克(M1A4KAssaultTank)
      框體(Frame):7
      裝甲(Armor):10
      反應(Agile):2
      體積(Size):V(204)
      載量(Load):170
      抵受能力(Endure):56

      配置:
      重機關炮x2=20
      210mm物質加速炮x1100
      16連火箭炮x2=50

      標準乘員/最大乘員:3
      (主駕駛x1)
      (副駕駛x1)
      (炮手x1)

      最大連續便用時數:
      (不連物資):180日
      [小型核聚變爐]

      簡介:
      新世代的坦克車。面對著身手靈活的修羅Knockoff時仍然是較為困難,但被主炮打中的話那威力可不是開玩笑。

      ======================================================================

      詳細背景:

      >>>名稱:

      北亞美利堅連合國

      UnionStatesofNorthAmerica

      USNA

      >>>政府架構:

      和初期的美國政制差不多。

      總統擁有一切行政權及國家元首的職權,兼任軍隊總司令。行政命令與法律有同等效力而無須對國會負責。

      國會是由參議院和眾議院聯合組成的立法機構,議員由民間選舉產生。主要職權有:立法權、行政監督權、條約及官員任命的審批權(參議院)和憲法修改權。屬於前加拿大的省份在國會裏只有眾議院席位而無參議院席位,選出方法亦是由國會指定而非由民間選出。

      司法則是由聯邦最高法院為首,與聯邦法院及州法院共同行使司法權。但原本該是立法、行政、司法三權分立的狀況卻根據第一一五一三(零)號法案而給予NSA(NationalSecurityAgency,國家安全局)有對法院決定的監察及修正權,間接地把法院置在總統及國會的控制中。

      各州擁有包括立法權在內的自主權,但聯邦最高法院有權宣佈聯邦和各州的任何法律無效。

      因為修羅戰爭的發生,政府的第一一五一三(零)號法案凍結了州級以上的選舉,而州議員中亦收緊了背景限制。

      >>>第一一五一三(零)號法案:

      USNA在2038年第二次修羅戰爭開始後兩月,佛羅里達州被國籍不明的Knockoff部隊入侵,歷時七天的攻防戰中共死傷了五百一十二人及總值兩億的財物損失。那是美國本土自世紀初以來第二次被「外國勢力」侵進本土。那以後國會制訂了第一一五一三(零)號法案,收緊了外交政策及民生自由、容許NSA介入司法制度、引進半戒嚴狀態及正式宣佈凍結選舉制至戰爭完結為止。

      (註:在法案制訂的時候,佛羅里達的慘況激起了大部份人的愛國心,所以那時基本上是一致通過。但在2042年時還未能找出入侵部隊的來源地,再加上NSA的各種間接性資訊禁止手法,令少數人開始對事件的真確性感到懷疑。但不管怎樣,「毋忘佛羅里達」效應對絕大多數自少受愛國教育薰陶的美連人而言是絕對地有效的。)

      >>>外交:

      KoI:

      和其中的少數酋長及領袖還保持著關係,但總體而言USNA還是對「阿度‧摩西斯體制」抱有戒心。

      Japan:

      無邦交。USNA除基本的海岸防衛外幾乎不涉足於大西洋區域,以免成為「東海之王」無差別捕獵下的獵物。

      AA:

      世上現存國家中最能直接威脅USNA的一個。處於非公開的鬥爭狀態。

      SAC:

      USNA「鞏固」整個美州地區勢力的障礙。以墨西哥為閂門,兩股勢力間存在著極不穩定的膠著情況。

      PEA:

      彼此之間並不信任,但一般而言可說是盟友以下,對手以上的中間關係。

      Australia:

      亞洲地區的踏腳石,也是任何不能在本土進行的計劃的實行區。不滿於澳洲政府的無差別政策,但在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也有著一種互惠互利的利害關係。

      >>>經濟:

      擁有高度發達的市場經濟體系。雖然一度被AA所追過,但其後所施行的工農分流政策加上北方的沃土及資源令USNA能在經濟上再次快速反彈。

      國內的經濟支柱主要為汽車工業、資訊工業和建築業。勞動型產業及農業主要倚靠北方的人口。國防工業亦因應需要而急速發展。消費式文化支?著製造業及科技發展。一般而言在所有領域中也實現了自給自足。

      對國外的進出口因戰爭狀態而大幅下滑,主要的交易國為澳州及PEA。私人企業的對外交易也受到監察,但在澳洲和非洲中也存在不為人知的黑市網絡。

      >>>民生:

      一星期工作五天半、星期天上教堂、兩層高二千呎大的屋子還有十年才完供、車子還有兩年但下年可能再換一部、工作要緊但也別忘了家人、毋忘佛羅里達、美連世界第一、現在的軍隊檢查點是麻煩了點,但看到他們便安心多了、NSA?我什麼也不知道、NSA?在保護我國的吧、Nike?還是Addidas?

      >>>文化/忌諱:

      一般美連人自少便被灌輸自我思考及自我發展、自由、平等和正義的價值觀。但與此同時一般社會的文化和從幼稚園開始的愛國教育亦把一套可以共同接受的社會價值加進發展的過程中。

      一個美連人會以個人能力為焦點;認同多勞多得;一個人的性別、膚色、種族不應該亦不會影響他或她的工作能力;在美連的制度下每個人也有同等的機會。

      但同時間,一般的約定俗成見解是:美連不論在什麼方面也是世界第一。在美連外的其他地方,總是有點他們也不一定是太差但是變得更像「我們」的話對「他們」不是更好嗎?像隔鄰的那一戶吧整天吱吱喳喳的不知道在說什麼聽說那人只是在工廠裏當閒工「他們」如果英語說得更好的話應該會更成功吧也不一定

      類似的「約定俗成」在美連社會中比比皆是。在一切平等的自由中也有不指明的「禁語」存在。當某些不能逾越的境界線被越過時,不用法律制裁逾越者也會被圍繞的人們自動疏遠,因為受教育的價值令普通美連人不願去思考對他們的完美社會帶來裂痕的任何論點。

      謠傳的是相信某種不恰當論點的人將會被某個政府組職列入觀察名單。過度活躍的某一群可能在某時某地消失也說不定。但那從未被證實過,傳播媒介也未報道過那種事例。但這個謠言也是美連的其中一種「約定俗成」。

      ========================================

      USNA的軍事力量由海、陸、空三軍所組成。以總統為最高指揮的隊總司令,擁有包括戰略性核武器及生化武器之一切兵器使用權。

      現役官兵人數約為150萬人,當中陸軍約佔了總數的70%/105萬,空軍20%/30萬,海軍(連海軍陸戰隊)10%/15萬

      >>>陸軍:

      USNA軍中數量最大的組別,但修羅Knockoff(ie."PIAS")的操作者只佔了其中的20%/21萬,餘下的分別是技術/支緩人員(50%/52萬)、軍用車輛操作人員(10%/11萬)以及一般士兵(20%/21萬)

      雖然士兵數時常維持在世界各國頭三名內,但是既要保持國內的半戒嚴狀態和北方前加拿大省份的穩定,還有在北美洲南部墨西哥接壤邊界處的常註軍隊。單是這三個要點已把軍力耗去了大半。所以能在短時間內隨意調動的約只有全數5%左右。派註外國的更是少之又少。

      >>>>空軍:

      主要負責監察及運送行動。現役機數約為30000架,當中各種運輸機佔了約14000架。

      >>>>海軍:

      2042年的USNA海軍基本上只餘下太平洋艦隊。以16艘航空母艦加上38艘導彈潛艇為中心的海軍大致上能讓USNA軍隊不被騷擾地從海路跨越太平洋。

      ========================================

      加拿大省籍(ProvincalStatesofCanada)

      自從於2039年被前美國以各種手段納入控制以下後,加拿大省份可說是變成了USNA國內的次等殖民地。

      >>>政治:

      -省級以上的官員全是由內定選舉所選出的親美人仕;總理及總督之位被取消;加拿大省份在國會裏只有眾議院席位而無參議院席位,選出方法亦是由國會指定而非由民間選出。

      >>>工業:

      高技術工業完全南移,取而代之的是以區域劃分的工業制度:東西岸以開採及製造業為主,極北則主力開採資源,餘下的中部則變成了世上最大的農牧場。

      >>>法治:

      比美方領土的半戒嚴狀態更為嚴緊的軍方巡察。USNA軍和NSA能以搜捕叛亂者為名而隨意入屋搜查及拘控疑人。都市間的移動設立了限制。每一處人口蜩密的地方也設立了大型偵訊所。(集中營)

      >>>經濟:

      某些特殊用品的需求(如藥品、精密零件等)完全倚靠美方的供應。

      >>>軍事:

      USNA的北方部隊。

      >>>民生:

      在經濟及軍事的雙重壓制下,一般加拿大人只有是敢怒不敢言。有勇氣去批評政府的人很少可以逃NSA過無處不在的眼線,午夜闖入和人間蒸發在北方領土中已不是「約定俗成」,而是每星期也會發生的「背景現實」。

      >>>民生〞〞隱形者:

      在都市外圍軍方主要哨戒圈外,僥倖逃脫軍隊搜捕或是因為各種原因變成非公民(non-citizen)的人們集中在鄉間小鎮及廢棄建物中過著被社會無視的生活。每人一張,集合了身份證明、移動批核、銀行戶口、醫療保健等所有在都市生活所必須一切的ID卡在離開時已變成無用的膠片,這些隱形者(Invisibles)只能過著有限的自給自足生活,或是拿起武器變成土匪流寇。這種生存環境中,今朝有酒今朝醉成為大部份隱形者的生存意義。狂熱派對、黃賭毒、從肉身以至便用修羅的地下暴力格鬥,每晚也充斥在都市外的夜色下,被政府奇怪的無視態度所默許而繼續存在。

      >>>部份反叛軍:

      ->BlocQuebecois

      和吞併前的政黨同名,在魁北克省為基地的起義組職,以魁北克獨立為目標。擁有地利、人和及某程度的資源的他們的確為USNA帶來了不少問題,但對魁北克以外的其餘省籍卻沒有興趣。

      ->加拿大解放陣線

      加拿大最大的反叛組織。自稱加拿大的真正政府,但除了人手外一切也非常緊絀,也沒什麼破壞力。

      
我用不來中文輸入法,所以我只能手寫中文字
在電腦上打中文字相比起英文而言大概要花我10倍的時間,而且會累死我。 >3< (Which has no point when people just skip it anyhow.)
所以,除非這事情非常非常重要,否則我一般只會用英文。
如果你看不懂英文,非常重要時我會盡可能嘗試去打中文。 -w-b
( Except Grammar Nazis cause, you know, THEY'RE RELATED TO NAZIS!!! And pretty impolite to boot too. =_+\ )

离线 Mounrou

  • 版主
  • *
  • 帖子数: 1479
  • 苹果币: 0
Re: 修羅之影 / Shades of Shura
« 回帖 #15 于: 2020-03-17, 周二 14:37:04 »
VIg.  組織簡介 / 機體列表 (Pan-European Alliance)

      歐洲同盟(Pan-EuropeanAlliance)

      早在本世紀初期,部份歐洲國家已試圖從經濟層面上建立互利關係。數十年間該種關係已從單一層面演變成發生於各階層的融和統一,其間亦逐一吸收其他歐洲國家,以及大型商業組織而令實力進一步增強。及至2030年,歐洲諸國間的分野事實上只餘下國界而已。最後在第一次以及第二次修羅戰爭發生時,歐洲同盟終於落實連合宣言,就這樣完成了歐洲的和平統一。

      政制:議會制

      主要宗教:天主教

      主要民族:高加索人(72%))

      軍力:高

      工業力:高

      民生水準:高

      國內支持率(Circa2042):74%

      =======================================================================

      IMI製SSHA-2式
      框體(Frame):2
      裝甲(Armor):2
      反應(Agile):7
      體積(Size):小
      載量(Load):5
      抵受能力(Endure):6

      可用裝備:
      零式探測器(0-Sensor)
      通用式ASR(GeneralPurposeAnti-ShuraRifle)
      三連裝煙霧彈(Tri-slotGasGrenadeLauncher)
      小手盾(ArmShield)
      軟式散光幕(Anti-BeamBlanket)
      通用短刀(UtilityKnife)
      二連裝小型飛彈(Duo-shotMinimissileLauncher)
      電磁警棍(ShockBaton)
      膠彈鎗(Anti-RiotGun)
      網罩(FlexwireNet)

      etc
      簡介:
      IMI(Isington Military International)以本身強化防護服技術,加上從修羅中獲取之科技,所設計之新型Steelclad/修羅複合裝甲(Steelclad-ShuraHybridArmor)。廉價、操作簡單及泛用性高為其賣點。

      =======================================================================

      舒華茲MBV-8型
      框體(Frame):N/A
      裝甲(Armor):8
      反應(Agile):1
      體積(Size):大
      載量(Load):特
      抵受能力(Endure):45

      可用裝備:
      舒華茲TLV/MBV通用裝備

      簡介:
      舒華茲軍事製造(SchwarzMilitaryProduction),在小型軍用裝甲服的市場被IMI的SSHA系列奪取以後,放棄了沿用的GUTS系列裝甲服而把古早的TLV系人型坦克重新改良為MBV(ModifiedBipedVechicle),再重新推出市面。
      以"100%人類技術"為賣點。操作方法比修羅型複雜,但相比之下駕駛者會較安全,也能使用戰車級的重兵器。

      =======================================================================

      Caretaker
      框體(Frame):4
      裝甲(Armor):5
      反應(Agile):4
      體積(Size):中
      載量(Load):5
      抵受能力(Endure):16

      可用裝備:
      (-)

      簡介:
      PEA之現役主力機,會因應情況而追加各種裝備。數量及裝備亦會因應地區之生產力及習慣而有所不同。

      =======================================================================

      PEA特攻用運兵車(PEAAssaultTransport)
      框體(Frame):5
      裝甲(Armor):6
      反應(Agile):3
      體積(Size):V(132)
      載量(Load):110
      抵受能力(Endure):30

      配置:
      修羅用準備艙x4=80
      重機關炮x2=20
      四連裝火箭炮x2=10

      標準乘員:6
      (主駕駛x1)
      (副駕駛x1)
      (修羅操作者x4)

      最大乘員:
      裝備全配置:8
      裝備破棄:16
      最大連續便用時數:
      48小時(蓄電池)

      簡介:
      PEA之巡邏用裝甲運兵車,並沒有任何長途設備,主要用作短途運送及偵察。

      =======================================================================

      PEA裝甲運載車(PEAArmoredCourierTransport)
      框體(Frame):8
      裝甲(Armor):10
      反應(Agile):1
      體積(Size):V(216)
      載量(Load):180
      抵受能力(Endure):64

      配置:
      修羅用準備艙x2=40
      基本乘員用臥艙x1=8
      基本儲藏室x1=30
      空置空間=102

      標準乘員:3
      (主駕駛x1)
      (修羅操作者x2)

      最大乘員:
      裝備全配置:56
      裝備破棄:80

      最大連續便用時數:
      (連物資):30日
      (不連物資):180日

      [小型核聚變爐]

      簡介:
      用於運載高重要性軍事物資的長途重型貨車,擁有基本的自保能力,但還是需要其他車輛護航。
我用不來中文輸入法,所以我只能手寫中文字
在電腦上打中文字相比起英文而言大概要花我10倍的時間,而且會累死我。 >3< (Which has no point when people just skip it anyhow.)
所以,除非這事情非常非常重要,否則我一般只會用英文。
如果你看不懂英文,非常重要時我會盡可能嘗試去打中文。 -w-b
( Except Grammar Nazis cause, you know, THEY'RE RELATED TO NAZIS!!! And pretty impolite to boot too. =_+\ )

离线 Mounrou

  • 版主
  • *
  • 帖子数: 1479
  • 苹果币: 0
Re: 修羅之影 / Shades of Shura
« 回帖 #16 于: 2020-03-17, 周二 14:38:26 »
VIh.  背景資料:二十二世紀軍事兵器演變史

      修羅:二十二世紀軍事兵器演變史

      (羅茜達‧威廉斯准將USM-GRB-Aust-A、健寧博士SRD-GRB-Aust-A)

      *USM:UnionStatesMilitary

      *SRD:SpecialResearch/Development

      *GRB-Aust-A:GiminiResearchBase/Austraila/BaseA

      1.)前言

      修羅Knockoff是現今全世界皆以之為部隊主力之汎用兵器,但Knockoff的存在原因、意義及方法也是每位士兵也必須清楚瞭解的基本知識。以下便是有關Knockoff之各種簡短資訊。

      2.)兵器史:矛盾之爭

      兵器的發展史,就是「攻」與「防」兩種意識的對抗史。從古人的刀劍對護甲,引伸至二十一世紀的鎗炮對坦克,進攻與防守便已不斷地互相競賽。但隨著二十二世紀的來臨,雙方間的微妙平衡已逐漸消失。當實體裝甲已發展至物理極限之時,不斷在微型化、增強破壞力的兵器卻還看不到頂點。

      二零零八年,於非洲某國政變中,叛軍以配備高性能火箭筒及輕機槍的電單車隊,輕易便消滅了國軍的坦克混合兵隊。雖然政變最終也以失敗收場,但「火力及機動力凌架於防禦力」這結論卻是不爭的事實。二零二九年發生於疏球前美軍基地之初次修羅降臨中,以超高機動性及破壞力,只一騎便全滅整個坦克師團及基地的修羅更是證實了那一點。

      3.)修羅戰爭前-機動外骨格發展史

      從二十二世紀開始,統稱為機動外骨格(MechanizedExoskeleton)之單人用強化服已在各國及各種企業注視下加緊發展。從前美國的OFW、IMI的Steelclad、舒華茲的二、四足步行坦克TLV/QLV、以至巴雅之亂中的GUTS系列等。各種類型的新設計,為的只是要彌補坦克戰術日漸老化後所出現之空缺。

      但是所有設計也有一種先天性缺點:它們的裝甲絕對比不上一架坦克車,但速度卻不會比坦克車快。結果在人類對人類的重點戰爭上,坦克戰術仍然是各國主要的車輛戰術。

      4.)修羅vs.坦克車

      修羅能輕易戰勝坦克車之主要原因在於:修羅擁有能躲開炮擊的短程速度,而且可供擊中目標比坦克車更少;據統計,單是基本型修羅裝甲便擁有約每小時三百公里之短途衝刺能力。再加上分佈於身體各部位之小型噴射器,最高可垂直跳躍八十公尺及擁有短暫空中移動能力。另外,原型修羅裝甲更內藏自動分析長程兵器效能、射擊角度及彈道追蹤能力之「彈道預測系統」(BallisticDetectionSystem/BDS),以及攪亂除目視偵測外所有探查系統之「空間滑移夾層」(PhaseSlidingShell/PSS)。加上修羅本身便具有能戰車炮以上的火力系統,不能鎖定、探測、描準之高速高火力兵器自然是擁有絕對性優勢。

      5.)修羅的操作者

      ===PiorityAAARestrictedAccessOnly===

      6.)Knockoff:修羅的折衷方案

      以人類現存科技想要完全重現原型修羅裝甲的100%能力,這可以說是近乎不可能。於是,以過去發展之機動外骨格技術為藍本,配以不完全解譯出之修羅技術,創造出的便是名為「修羅Knockoff」(意即次級仿冒品,帶有「複製型修羅裝甲」的意思)之新型機動外骨格規格。

      雖說是仿冒品,但是Knockoff的基礎能力並不比基本型修羅弱,PSS、小型噴射器、運動能力、火力,大抵上也能完全重現。經量產後Knockoff已成為世上最新最先進的全域多用途單人兵器。

      另外還有各種非Knockoff系舊式強化外骨格、民用強化外骨格等。

      6b.)軍用Knockoff解剖
      定名:Shura-Knockoffs/SKOs
      種類:輕型/強化服型、中型/甲冑型、重型/活動外骨格型。
      高度:裝著員體高+5cm、+20cm、+1m
      平均重量:200kg、500kg、1Ton
      動力系統:複式高密度氫電池(CompressedHighDensityHydrogenCell/CHDHC)
      持續行動時間:約七十小時
      反應系統:模擬生體神經系統(Bio-SyntheticNervousSystem/BNS)
      裝甲材質:各種
      短途衝刺速度:200km/h、150km/h、100km/h。上限十分鐘。
      長途行軍速度:50km/h。上限=裝著員體力
      跳躍高度:一般:四十公尺、三十公尺、二十公尺
      跳躍高度:噴射:六十公尺。
      滯空能力:無
      臂力:x2倍、x4倍、x6倍

      基本內藏配備:
      >仿PSS:除特定探測手段外,最大被偵測及鎖定範圍=一公里。
      >目視修正:望遠鏡(三公里遠)、顯微鏡、夜視鏡。對強光有遮光效果
      >內藏擴音器:上限一百分貝
      >基本通訊器:AM/FM/超波段。基本加密程序。
      >小型噴射器:移動、跳躍補助。
      >副消極雷達:有效距離一百米
      >全天侯防護:密封式裝甲、空氣過濾有。
      >小型探射燈:100W
      >全域顯示器:不用轉頭也能看到後方
      >微波瞄準裝置:基本瞄準能力。

      7.)裝甲運兵車-機動據點戰術

      穿上Knockoff後的士兵雖能縱橫於戰場之上,但是強化外骨格所包裹的始終是人類,也有各種需要。Knockoff本身的充電、維修與整備也不是在戰場上能輕易解決的問題。

      最有效率的解決方案便是現代裝甲運兵車。經仔細設計的內部空間能同時容納整備庫、貯藏室、休息室等各種必要設施,可說是一個足以讓小隊執行長期任務的輕便移動基地。

      裝甲運兵車雖然也有基本的自衛能力,但是它始終不是一個無敵要塞。正是因為它們的重要性,最優秀的小隊自會細心保護自隊的運兵車。

      8.)未來展望

      在不久將來,當修羅技術變得更為成熟時,或許軍事兵器將會出現更大的轉變;但在這以前Knockoff仍然是戰場上的王者。

      May God Bless Our Beloved Nation.

      BGen. Rosetta Williams

      Dr.Keenings
我用不來中文輸入法,所以我只能手寫中文字
在電腦上打中文字相比起英文而言大概要花我10倍的時間,而且會累死我。 >3< (Which has no point when people just skip it anyhow.)
所以,除非這事情非常非常重要,否則我一般只會用英文。
如果你看不懂英文,非常重要時我會盡可能嘗試去打中文。 -w-b
( Except Grammar Nazis cause, you know, THEY'RE RELATED TO NAZIS!!! And pretty impolite to boot too.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