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各地的豪杰们推翻了鞑靼清国的统治,但是彼此的不信任引发了煋内部军阀割据的局面。虽然在林先生跑断了腿,磨破了嘴的外交攻势下。晋,桂,滇,镇守西凉的马家同意拥护中央政府,但是他们实际上都享有很大程度上的自主权,虽然可以期待他们在军事上的配合,但是一旦他们判断自己的利益会受到损失就会立刻脱离。
晋系
阎美羽

太原地区革命军领袖,林先生的妹妹堂妹,为人生性懒散,只是因为很有威望又出国留过学才被起义的士兵们临时招来充当领袖的。奉行“三不二要主义”,即“不入党、不问外省事、不为个人权利用兵,要服从中央命令、要保卫地方治安。概括为“保境安民”,要求“与邻省联络,使能不为我患,或竟邻疆乐与合作,进而为我用,代我御侮。“但是虽然懒散,不代表没有才华,
兴利除弊为施政大要,于1934年10月发表“六政宣言”,成立“六政考核处”,推行水利、蚕桑、植树与禁烟、天足、剪发(男人剪辫子),后来又增加种棉、造林、畜牧,合称“六政三事”。1935年4月以后,美羽又推行积极发挥民众作用的“用民政治”,提倡发展民德、民智和民财。认为行政之本在村,又推行“村本政治”。美羽改编村制,以5户为邻设邻长,25户为闾设闾长,村设村长,代行警察职务,加强行政管理;颁布《人民须知》和《家庭须知》,宣扬以儒家思想为中心内容的封建伦理道德;又整理村政,颁布《村禁约》,设立村公所、息讼会、监察会、人民会议等机构,对贩卖和吸食毒品、窝娼、聚赌、偷盗、斗殴、游手好闲、忤逆不孝等坏人进行感化教育和处罚;成立“保卫团”对青壮年进行军事训练。山西暂时出现了社会比较安定、生产有所发展的局面,河南、山东、河北等邻省的灾民大量涌入山西,寻求安居乐业之所。山西曾获得了“模范省”的称号。
政治诉求(既他希望在内阁中或得的位置和政见):
军械部长:福利制度:注重士兵和将领的福利的质而不是量,以此来赢得更广泛的支持。
滇系
龙桃香

云南地区革命军领袖,林先生的堂姐,生性弱气,但为人温柔,因此为了保护家乡而克服恐惧反抗蛮族的暴政。非常宠溺堂弟林先生,多次应其之邀加入对桂系的作战,是煋最忠诚的拥护者(相较其他军阀而言)。同美羽不同,桃香更加信赖自己的部下和民众,所以从来没有制定政策或者法律,遇事不决往往会邀请自己的部下以及社会各界有威望的人士共同商议解决。军事上,由于其强大的人格魅力,海内外都有庞大的支持者为其筹措资金,同时她还暗中同驻卧莫尔地区的不列颠尼亚军队走私,购买军火,所以在陆军装备上,滇军仅次与中央军的普鲁士化军队和美械师。
政治诉求:无
桂系
白雪莲,李华琳

广东,广西地带革命军领袖。林先生同父异母的妹妹,因为林先生的母亲是她们的后妈,所以她们和林先生的关系很差。长姐雪莲一腔热血,为人豪爽,在地方豪杰中很有威望,各地民团,青壮皆称其为大姐。次女华琳善于谋略,且富有胸襟和气度,因此深得两广地区资本家,知识分子的支持。
军事上,桂系采取雪莲的”全民皆兵,三自三寓“政策“三自”,即自卫、自治、自给;“三寓”,即寓兵于团、寓将于学、寓征于募。所谓自卫,就是在全省推行民团制度,实行全省皆兵;所谓自治,就是在全省推行区、乡、镇、村、街的保甲制度,强化基层统治,抵制中央政府和云南插手广西政务;所谓自给,就是设法增加收入,不依赖中央政府的补助;所谓寓兵于团,就是广西正规武装力量的兵源来自民团;所谓寓将于学,就是广西正规军的干部来源由各级学校培养;所谓寓征于募,就是以征兵制代替募兵制,用募兵的手段来达到征兵的要求。事实上,即使在现在,桂系也是军阀中最不安定的一支。
政治诉求:
工业部长:节约资源:注重在生产中的浪费,并进一步利用这些资源。
总参谋长:战斗心理学:提高士兵单兵素质,能够用更短的时间回复战斗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