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美蘋果園
跑團活動區 => 私有分區 => 林中清泉 => 主题作者是: mimir 于 2011-01-08, 周六 05:14:54
-
在典型的侦探小说中,指出凶手的人是主角。如果读者比主角先发现凶手,那么这本书就失败了。
但是在侦探团中,指出凶手的人是玩家。如果最后要靠主持人来宣布谁是凶手,那么游戏就失败了。
这就是两者的根本差异。主持人在编写侦探团时,不能把自己当成一个侦探小说作者。
具有基本推理能力的玩家,应当在经历一定量的游戏内容后,可以满有把握地指出真正的凶手。
如果内容尚未充分展开,凶手就已暴露;或者内容全部结束了,凶手依然没有暴露——这两种情况都是失败。
因此,设想这样一种基本结构:
有A、B、C、D四名嫌疑人。
线索1,指向A、B、C。
线索2,指向A、B、D。
线索3,指向A、C、D。
那么就有结论:A是凶手。
这个结构在逻辑上是再简单不过的,然而对叙事的要求已经很高。
如何让玩家确定嫌疑人是A、B、C、D,而不是其他人?
如何让玩家确定线索1指向的是A、B、C,而不是其他人?其余线索同理。
如何确保玩家得到全部3条线索?
如何使以上这些安排与案件的背景相契合,杜绝逻辑和常识漏洞?
进阶之一:
线索4,指向A、B、C、D。
这是一个陷阱。只要主持人有余力,这种陷阱多多益善。
进阶之二:
线索5,指向A、B、C。
虽然与线索1殊途同归,但是玩家在研究比对之后会坚定“排除D”的判断,从而获得成就感。
进阶之二加强:
线索6,(留好退路地)指向D。
逼迫玩家在矛盾的线索之间取舍。要慎重把握给出各条线索的次序和节奏,造出想要的效果。并且,对叙事的要求又更高一层。
进阶之三:
调查开始1天后,发生事件α,取消线索3的有效性,并出现新的线索。
线索7,指向B、C、D。
现在有了新的结论:B是凶手。
这就是所谓的峰回路转。
进阶之三加强:
事件α发生1天后,发生事件β,取消线索2的有效性,并出现新的线索。
线索8,指向A、C、D。
现在有了最新的结论:C是凶手。
这就是所谓的一波三折。在推进剧情的同时要穿插其它内容,对统筹和叙事的要求达到了非同寻常的高度。
先就写这些。
-
可以试试参考下“逆转裁判”
-
我觉得逆转的魅力主要在于出示证据揭穿谎言,我不确定这个是否能在团中表现。
早期内部版的逆转证词每段都是一气讲完,不给重播必须当场打断,据制作人说,难得没人能过。。。
-
嗯……这个的确……实际上任何悬疑成分的团都是这种道理吧。原来如此,某是败在没想清楚定位吗……
-
对侦探团无力=。=
-
我不开侦探团。。只是偶尔瞄到几个侦探团帖子,随便说说。。。
其实侦探团没啥特别的,“经过数个关键事件后,将剧情推向下一步。”无非也是这样。
别去追求“隐蔽的线索”、“精微的推理”云云,光是把主线弄得干净正确就已经很累人了。
-
侦探团?是指那种西格玛和声感觉的团么?
-
听起来很COC啊
-
仆需要一打心灵术士来读档·· :em003
-
沒事,反正PC最後都死了。
-
很有價值的論述,期待後篇
-
很有價值的論述,期待後篇
谢谢关注~等我空暇的时候也许会填这个坑~
-
如果内容尚未充分展开,凶手就已暴露;或者内容全部结束了,凶手依然没有暴露——这两种情况都是失败。
做到这个也确实不是非常容易的事情,好比pc如果错过了某些证据或者线索也没法像逆转一样重播...
不过提前发现和最终没能找到真凶或许也能是可以接受的结局呢?
-
沒事,反正PC最後都死了。
好剧情。
-
咪咪耳加油填坑
-
很有道理。
窃以为杜绝常识和漏洞是最难的...特别是如果规则包含超自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