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美蘋果園
站务管理 => 遗忘之门 => 跑團歷史區 => 歷史區 => 星环编年史 => 主题作者是: sniperm82 于 2010-04-22, 周四 18:09:12
-
核弹是人类有史以来创造出的最具杀伤力的武器,也是目前唯一能毁灭星球的武器。以下内容是为那些可能要用到核弹的ST们准备的
核武器爆炸对人员和物体造成的杀伤破坏作用及效果。造成杀伤破坏的主要因素有:冲击波、光辐射、早期核辐射、放射性沾染和电磁脉冲。它们在核爆炸总能量中所占的份额,取决于核武器的类型和爆点的环境条件。通常原子弹空中爆炸时,冲击波约占总能量的50%,光辐射约占35%,早期核辐射约占5%,放射性沾染约占10%。氢弹空中爆炸时,冲击波与光辐射的总份额有所增加,而放射性沾染的份额则减少,增减额随聚变-裂变比的不同而异。增强某种效应的核武器,该种杀伤破坏因素的份额就大大增高。无论哪种核武器爆炸,电磁脉冲的能量份额都很小,但对电子和电气设备等目标的破坏作用却很大。
核弹的杀伤范围有三个,核心杀伤区,中等杀伤区,轻杀伤区。一枚核弹的数据,由三个杀伤区的半径所组成。因为不管你是1000万吨当量的氢弹,还是一枚1万吨当量的红色水银核弹,在爆心都是死,唯一的区别只有杀伤范围的不同
在核心杀伤区内的生物,基本无可能生存下来,在核心杀伤区内的生物及物体,将遭受60L的范围伤害,一半冲击波一半能量,对体积20以上的物体造成十倍冲击波伤害,且若遭受的伤害一半,大于自己的体积值,将被击倒。
中等杀伤区内的生物及物体将遭受30L的范围伤害,三分之二为冲击波(20L),三分之一为能量(10L)。对体积20以上的物体造成十倍冲击波伤害,且若遭受伤害的三分之二,大于自己的体积值,将被击倒。
轻杀伤区内的生物及物体,若直视爆心,将会目盲,且受到15L的纯冲击波伤害。对体积20以上的物体造成十倍冲击波伤害,且若遭受的伤害大于自己的体积值,将被击倒。
除此之外,还有爆心,也即核弹爆炸的中心。不管何种当量的核弹,在爆心处都会产生20亿度以上的高温。范围内的任何物体,生物,将受到100L的范围伤害(60L能量,40L冲击),无法反射。爆心的半径为核心杀伤区半径的十分之一,或者200米,取低值。
PS:一些合适的掩蔽物将会使人物能更有效的在核爆中幸存下来。比如加固过的防空洞;比如山坡背面。掩蔽提供的加值,将自动变成附加成功
次生伤害 不仅核弹爆炸是致命的,核弹爆炸后产生的放射性尘,危害不亚于热辐射和冲击波。在核心杀伤区内,每分钟人物将受到五点辐射;中等杀伤区内每分钟将受到1点辐射;轻伤害区内每30分钟受到1点辐射。而随着核辐射尘的漂移,在杀伤区外的地方也会染上辐射,一天一点辐射,具体范围由ST视情况决定。辐射尘的飘散会顺着风向,在下风处会有很大可能被辐射尘所波及。
若辐射点数超过人物耐力,则体能属性全部-2;若辐射点数超过人物耐力的两倍,人物将会处于无助状态;若辐射点数超过人物耐力三倍,人物将会死亡。人物可以每天进行一次耐力检定,每一个成功数消除一点辐射点数,体质上的每一点附加成功可以移除二点辐射点数,并在辐射区的单位时间内,减少受到的等于附加成功数*20%的辐射(耐力的1附加成功使人物在核心杀伤区内每分钟仅受到4点辐射,而非5点)。而周期为小时的医疗长期检定,可以每3成功数移除一点辐射点数。一些合适的装备将会减少受到的辐射点数,比如呼吸面罩,比如连体NBC防化服,比如具有三防功能的盔甲。
三个杀伤区的半径,计算公式为:
R=C*当量/10000的立方根,单位为公里,C为常数
核心杀伤区的常数为1.5
中等杀伤区的常数为2.5
轻杀伤区的常数为4.3
以投放在长崎的胖子核弹为例,22000吨当量
R=C*22000/10000的立方根,即R=C*1.3公里。核心杀伤区的系数为1.5,则胖子核弹的核心杀伤区,半径为1.95公里
B61可控当量核弹
B61钻地核弹是美国在冷战后研发的一款核武器,并且是在没有进行核试验的情况下,首次利用计算机模拟技术研发出来的核弹药。该型核弹的研发工程开始于1993年7月。当时,美国的主要钻地核弹是冷战时代研发和制造出的B-53核弹,爆炸当量达到900万吨,可打击深埋在地下250米的目标,意在美苏发生核大战的情况下,打击前苏联的地下核指挥所。并且可以根据任务需要调节核弹的当量,从300吨到17万吨四档
B61核弹的当量分为四档,分别为300吨(0.5/0.8/1.3),1500吨(0.8/1.3/2.3),60000吨(2.7/4.5/7.74),170000吨(4/6.5/11.2)
括号内为对应当量的核心杀伤区/中等杀伤区/轻杀伤区的半径,单位为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