純美蘋果園
跑團活動區 => 網團活動區 => 重点是扮演Sodapop => 主题作者是: 早上好蓝天 于 2021-06-04, 周五 06:20:31
-
前言
■ 什么设定集?
这是要干啥:写科幻,我爱写,小时候受到科幻作品熏陶,一直想搞科研和AI,长大了也总期盼看到的更远更深,常好奇未来会是什么样的,近年来泰坦陨落、三体、2077大火,科幻又走进了生活,这是心性;军队、跟黑帮、生活里的一些事让我理解到科技将被用于杀戮,这是威胁;另一方面搞股票基金,不免要理解热点、风口科技、发展趋势,早布局先得利,于是这是利益;最后,我觉得漫威DC、都市玄幻火了这么久应该是有原因的,那么这个玩法实际上也很能成事。综上,这回写,近代幻想。
展望未来:本篇设定发生在2088年,距最初动笔的时间2021年约相差67年,而六十七年前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呢?在1954年,世界上第一艘核动力潜艇刚下水,第一枚真正的氢弹试验成功,35毫米摄像机投入使用,波音707试飞,中国还在起步阶段,IBM704电脑如同冰箱大小,运行速度极慢,那时以太网刚出现,用的是磁带和老式电话——那时的人说到2020年会是什么样的时候,他们幻想的是星球大战,浮空飞船,穿越时空,飞出太阳系;而IBM总裁,算是个很聪明很有本事的人了吧?他却认为在将来,世界只需要五台电脑。可见不单科幻是错的,就连顶尖的聪明人也出了错;于是,科技发展步步开外充满了惊喜,从细节中揭露出奇妙未来,就像六十七年间计算机经历了微缩化、计算能力爆发式增长、高新智能手机的出现、GPU时代、大数据、物联网、神经网络和深度学习、人工智能、5G、定向能射频技术;在思索关于未来的事情时,或许也需要想清楚十步开外,想得多,看的广,着力的角度或许更显刁钻有趣。
本文性质:“开源、公益、群设;虚构、18禁、恒久更新”。既所有人都能随意使用(我鼓励任意形式的抄、复制、修改)而且无需通告笔者,也无需注明出处,希望这将方便许多人的创作,激发创意,让书写工作变得如虎添翼,而且设定本来就不值钱,尽情拿去用吧。另一方面,读者们也能通过Q群与我一同讨论创作(设定群招人:805958924)。此外,作品中所有东西均为虚构,仅为艺术娱乐效果而服务,与现实绝无关系,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其中写的一些东西可能不适宜缺乏判断力的少儿,18以下自觉退出;恒久意味着笔者将不断学习,完善自己对一切的理解和表达,争取做大、越好。
■ 目标
受2077、现代战争、个人经历、所阅新闻启发为土壤,写一个又刺激又充满槽点、冲突、各种有趣事件的设定,让人看了就觉得大有话题、有故事讲,甚至立刻就想亲自到里边玩闹、整活、多试试、想扮演、想改变些东西,进而建起一个适宜开团和讲故事的设定。
手法上,我们尝试做得专业、有趣、读起来好玩、也方便设定、写文、跑团作者们的使用、二创、带来灵感和联想,同时从框架和设计上尽量避开雷区和映射可能带来的种种问题。
■ 做法
1.形成框架:构建一个略显真实、充满细节、唤醒印象、进而产生代入感,甚至让人想做些什么的设定集。
2.层层推演:一切充满紧密关联,通过每个细节一步一步构建、推演、延伸出充满可能性的未来模样。
3.幽默诙谐,充满槽点:不将东西看的太认真,为方便讲故事服务。
(https://i.imgur.com/Glspj6o.png)
■ 第一章:2088的未来
●人口暴增:截止至今,带月球基地和火星上的份,世界总人口已增长到120亿人,拥挤带来了食物、资源、生态环境、防疫、医疗、工作、社保、社会平衡上的巨大的挑战;其中自2000年以来非洲、中东、欧洲的人口增长最为显著,取代其他地区成为人口最多的聚集点;现今黑人占据世界总人口的50%以上,穆斯林占据世界人口的35%,处于优势和主流群体,并且仍保持全球最高的增长率势头,在接下来百年之内必将进一步提高占比。
(https://i.imgur.com/TEap4Xq.png)
地底世界:地表已经不再适宜容下所有人,拥挤的城市全天嘈杂,充满了光污染和劣质空气,加上一些臭氧层稀薄的地方紫外线辐射尤为激烈,不再宜居;于是,为了寻求安宁或是更加廉价的住房,许多人选择进入地下。地底世界的环境千奇百怪,从钟乳洞改造成天然居所的寒凉,到百米深层地底防空洞的焦热;既有蜂巢式集聚地下城,九龙寨式人笼宿舍,躺尸柱,运输箱房,地底政策房的狭窄拥挤;也有防空洞,地下度假村,隧道商务房,地下交通设施专房,地底别墅的宽广舒适。取决于当地承包商、供应商和物流系统,底线建筑通常会拥有质量相当差但非常廉价的物资、良好的通电、通网、排污、空气净化,以及无人机将定时配送食物浆、营养粉末直达窗口,并且还有多种口味可以选择,当然这是需要收费的;相较于繁忙和拥挤的地表,出门、交款、开车、社交,地底生活只需要付费和躺着,系统就会帮你搞定绝大多数问题,包括配送低保工作,例如通过机械劳作和辨识图像为AI提供数据库资料,检查病症,甚至以增加工作时间为交换,免费向患者开放全面呵护服务。但地底生活也并非一帆风顺,时常需要想办法忍受年久失修的设备,以及出入困难,成分不明的食物,空气中常年不散的锈蚀、金属、塑料味,高涨的水价,以及常年的通水、排水、防水防潮问题;相对完善的保护措施,并不足以保护好居民抵挡特大洪水、飓风、暴雨、或者地下水逆流,这些都有可能会摧毁居住地;幸好,原本在地表就活不下去的困难群众们反而并不在乎这些,他们只需要一个简单的工作,有东西吃,活着。另一方面,地底世界也可能是种植室、研究站、军事基地、防空设施、酒窖以及其他用途的住址,不可一概而论。
(https://i.imgur.com/ZJTuWsk.png)
冰下文明:随着人类对两极的持续开发,以及北冰洋取代其他路线成为现代最重要的航道、捕捞与自然资源站,为了方便中转和安置防御措施,不少冰川被开发成居所,这包括军用堡垒、科考站、实验室、冰层旅馆、私人订制居所、商务空间,以及一些不知名,用途未知的怪异冰窟;他们通常集体坐落在一些离航线、资源开采站较远的地方,以避开纷争和破冰船;与常识中相反,冰下居所通常足够暖和,也有充足的物资,得益于良好的客户服务、收费标准、保护措施和物资供给服务,冰层世界甚至舒适度上堪比普通的家,天然冰柜让冷藏不成问题,食物也可以申请无人机定期投送,非常宜居;在冰块里面的生活有一种别致的浪漫,仿佛与世隔绝,终于从过于拥挤的世界中获得自由;另一方面,加上多年的概念炒作,冰层生活已经成为相当火热、浪漫的项目,里边绝佳的天然隔音环境代表着私密性、安全性极其优秀,但这也意味着当主人不想让你离开时,问题就严重了;这让少数人感到不安,甚至有一些恐怖都市传说就是关于冰层居所中展开的可怕实验,着重描述了其中的绝望和无助;活在冰块里自然有它的困难,一方面是升温造成的冰川溶解和随之而来的被环保组织诟病与指责,以及可能会被爆发斗争时的种种定向能武器作为潜在目标,发生故障时无人营救、路程遥远、难以与外界人们面对面积极沟通,或者是突发暴风雪、雪崩、冰川分裂并砸穿建筑、找不到路、溶解过程中造成进水、带来的多方面问题,近年来更多的群体正在考虑迁徙两极,意味着更加繁盛的商业环境;总体来说,挑战与机遇并存,冰上的寒冷、一旦故障就可能无法生还的危险和能源供给的稀缺也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的,当地社区建设与中转站上还有相当长的路要走,希望一切会有所改进。
(https://i.imgur.com/1fEAX6G.png)
近年来随着城市居民的增加,以及交通设施、全球物流设施变得更加便利,一些人开始考虑远离城市,到海上过生活;其居住地类型较为多、杂、广,居民通常就生活在海里,或者日常出行皆需要与海洋打交道,他们主要包括下述类型:一.随着海平面每年逐渐攀升,水资源的垄断与过度开采,因为地理位置、土质疏松而陷入海中、或是原本就是岛屿城市,因此形成的海上城市或居民集体,他们通常在约数十年后就会彻底消失在海洋中,而当地低廉的生活成本、捕捞加上旅游业致使许多居民决定停留于此。二,为实施概念设计,以及便于交通为由,以谷歌、亚马逊、阿里、腾讯为首组建的实验性海上城市。三,为扩张疆土、填海造岛并安排居住的特殊战略发展城市,这通常由政府安排适用房和建设社区,有专机配送物资。四,海上基地、航母、舰艇、船只相互形成的海上居民或水手们;通常而言,海上生活艰苦困难,时常面临浪潮与暴风雨的危险,洗漱困难,浑身是海与汗味,时常需要与难以启齿的食物和生活质量打交道,有时甚至需要下海捕捞受污染的生物,实际上辐射病一般会在十数年之后才开始显现征兆,这意味着许多人认为海鲜依然美味而且值得食用,但在平淡无聊的航行路程上,或许也只有野味、聚会、工作、电子游戏值得一提了。
(https://i.imgur.com/kPj39e7.png)
●贫富差距:现代越加巨大的贫富差距并没有消失,只是越演越烈了;在2088年,地球上超过半数的人生活在月入低于500元的条件中,其中相当可观的一部分人则更可怜,月入不足100元,他们全部加起来总资产远不到五万亿,首富的个人资产一半,而一些未上榜的人则更富裕。世界总财富的增加并未带给穷人们巨大的希望,一切依然艰苦困难,但这主要是第三世界的问题;在超级大国和强国之中多数受到新闻报道的地区都相当舒适与物质充足,但他们的生活也并非顺风顺水,物价飞涨、通货膨胀、基金被收割、底层人拒绝被剥削维权抗议或反击,这都是问题。
阶级固化:为了不被月入一元到五百元之间的艰难生活所淹没,人们只能选择辛勤工作,并成为社会中的工蜂,这通常意味着无休假日,全天处于劳作状态,并最终丧失宝贵的个人学习进步时机,且依然入不敷出,存下的少量财富将使得他们在老年后不至于太惨,但绝对生不起病、吃不起好东西;这就是底层所遭遇的隔阂,为了不贫穷只能劳作,但这样一来又陷入了被不断收割、无法从中解脱的僵局中。
30%的少数人则是通过学习积累、从事商务、幸运所致而有所余钱,在超级大国中这样的人可能反而相当普遍,他们只要节省一些,每年中一半时间实际上不工作也没关系,这些时间主要被消耗在游戏娱乐和社交享乐中,但依然存不下钱来应对养老、育儿,他们通常月入1500到3000之间,在一些高新城市中几乎活不下去,只能退居“边缘城市”;他们总是忧患着,因为通胀和各种金融变动、疫病、食物中毒,都会使其积攒的少数财产迅速消失,重新陷入贫困;他们所面临的问题是来自真正底层的竞争和意愿过于激烈,致使他们无法享受平衡的生活,只能被迫同工蜂一般终生劳作、或是尽力打击底层才能保有竞争力。
8%的极少数则是因为地缘关系、从商幸运、找到了好工作、或投资成功而有更多余钱,他们在每年中可以选择只工作一个月或更少,或是一生中只工作十五年左右,他们通常月入5000-10000之间,能存下相当充足的钱财,但在遭遇重症、家庭变故时依然会陷入困境或者被消耗一空,因此他们即使有选择,也应当选择终生工作;典型人物包括在尖端城市工作攒钱的北漂人口、管理层、特殊工作者、网店、服务业上游的少数人。
1%的特少数人则称得上物质条件充足,现有财富或是最终财富预计在千万附近,无法用“月入”来考量其财富,工作与否对他们来说实际上无所谓,普通工作再干三四十年也不值多少,因此做什么更多取决于个人兴趣所致,他们这一代人婚姻家庭双方共计十人附近的生老病死都能负担得起,因此根本无须忧虑,最大的困难恐怕是在尖端城市持续攀高的房价、消费主义的诱惑、黑客、劫持绑架、骗局、以及赌博、金融风暴、网上虚拟支出的诱惑的影响,着很有可能使他们一夜间倾家荡产,因此也成为了最大威胁,并引起他们的重视。在某些较为富裕城市中,这样的人约是千中有一;由于富人通常扎堆住,在少数几个顶尖城市中可能到处都有身价接近亿的人。
(https://i.imgur.com/lasOMKh.png)
富人:
非常非常少数的上游人士则是非常富裕的,其财产或最终财富在十数亿附近,在一般人看来已经遥不可及,甚至是难以理解的财富等级,豪车名表和消费品实际上根本无所谓也几乎不值一提,他们生活在极为安全的环境中,黑白两道都出手相助,真正的威胁则是国家政策剧变、公司遭到破坏、重大暴动和威胁与袭击事件、以及寿命与意外死亡,因此这些牢牢地抓住了他们的注意力。他们的影响力足以改变一个社区,因此颇具话语权,也乐于参与法律、政治、军事动向、娱乐圈,并攀上高位管理关键问题,因为这与他们有较为直接的利益冲突关系;钱能买到的世俗物质对上游人士而言没什么意思,他们真正想玩的是人心的极端反应和权势,大爱大恨,掌握生死;但可惜的是,在这些领域上,只有十亿还轮不到他们发言或做些什么,只能在极小范围内不为人知的操作着一些私人娱乐项目。在很大程度上这一阶层的人依然是有度、有平衡、能被常人轻易威胁到的,这多少检查并稳住了他们,因此多数不会过度膨胀;在上游圈子中,他们无法得到不称职的尊重,也不会有人因为钱而高看他们一眼,因此锻炼话语权、社交、团结、友好、亲善、政治敏感、态度正确、不冒犯任何人的边界并建立利益团体以更好地共事,巧妙地避开人与人之间的不愉快以免被报复,成为了真正关键。
更上一层则是在特富阶层,全球约十数万人资产在数十亿附近,甚至接近百亿,足以引起一些特殊组织的关注,他们的资产足以养一支小型护卫保镖队,让买下一些较好的楼市、街道、社区、公司和实业,并放置和等待半辈子之后的资产增值;尽管如此,他们依旧渺小,并不足以靠钱影响一整个产业链、城市或在世界产生影响力,这需要大量的人心甘情愿的为他们而努力,并且保持廉价或劳作免费;为了达到这些目的只能不断精进个人眼界、确立正确方向,在对的问题上和对的人一起努力,通过更大的合作共赢,形成利益集团,深入组织并获得权势和影响力,最终获益。在这一位置上他们将拥有巨大的社交关系网,和较深的力量,能够牵动各行各业的精英铲除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重大困难,但维系和加强利益集团的凝聚力反而比运用权势更为有效,钱能解决的小事一般无所谓,家庭和睦、避免仇杀、护航公司发展、扶植政策变革、扩大号召力、关注重点科技、稳固健康生活,成为了他们努力和利益的重心。
全球约数千人则极为富有,资产逼近千亿甚至达到千亿,年能达到这个水平意味着他们手下的各大组织年流水至少达到数十亿至百亿,其触角通常延伸到各行各业所有角落中,他们不再是一个个人,而常常被其归属的组织所定义,因此政治、法律、金融、军事、科技上的影响力对于他们来说最为重要,他们将确保旗下公司和利益集团的目的能更容易的被实现,为此其他人的牺牲几乎无法进入他们的眼界之中,这一等级上的人已经与正常世界高度分离,他们活在最优秀的环境中,使用最好的一切,从社交圈到日常的每一步都与众不同,他们知道如何让问题不成问题,和击倒、摧毁、垄断绝大多数竞争对手,但如何回到群众中、去理解人们的需求反而成为了最大的挑战和困难,当然,问题是有必要在乎吗,答案必然是无所谓的,除非这足够有意思。
首富们则最为富裕,资产可达六万亿或更高,但在榜单上显示的富豪必将是少数,更多则是不动声息的富裕,亦或是隐藏在集团中的真正富豪,他们通常是传奇家族,超级皇室,或是超级公司、集团们,百万亿的资产使得他们能在无形中操控世界经济,并且销声匿迹;就在普通人还在谈论“那个名人赚了几千万”时,他们一定不会注意到庞然大物们,如环球粮食垄断企业,水资源巨头,科技、医药、工业公司、皇室、军队们早已控制世界,并且仍在不断延展其力量和影响力,足以深入筹划并将一般的国家原产业链连根拔起,进而垄断、统治资源;这就是真正的富可敌国,
尽管如此,个人势力、公司,仍然无法染指大国的力量,特别是两个超级大国,中、美GDP接近万万亿,其政权和军事力量左右天下局势,震慑所有超级集团;但另一方面,集团团结起来依然能对国家产生巨大的舆论、民生、金融影响,并且很容易造成防御的缺口,在竞争早已激烈到白热化的国际舞台上,任何程度的示弱都将引起群兽围攻,因此超级公司、利益集团势必大量参与重要的商政、甚至是战争决策。
(https://i.imgur.com/lnKhFVR.png)
●全球污染问题加剧:随着热带雨林消失、海藻因核污染病变死亡、战争和新型武器造成的臭氧层破坏与宇宙高强度辐射,空气和地球的生存环境变得更加恶劣。人们更容易因为组织癌变、重金属污染或营养失衡而生病,大病更加古怪、更加昂贵和治不起,这同时加速了净化措施和环境保护,和黑诊所、假诊所、安慰剂疗法、心理辅导的发展。实际上,人们表现得他们并不在乎环境污染,只要够廉价,该吃的还是会吃,他们更关心的是在自己生病的时候,谴责医院在治疗方面给他们带来的麻烦和无能。
核废水:日本、朝鲜、欧洲、中东、美国一系列新核设施泄漏事件致使全世界总计,需要每百年向世界海洋中排放超过两千万吨经过处理后的核废水,具有剧烈辐射性的废水将通过各个地点渗透到整个海洋系统、地下水中,各方间断、持续地向海洋中排放核废水的这一行径已经持续了超过半个世纪,大量的海洋生物出现了绝种、病衰、畸形,以及需要至少百万年以上的重新进化才能逐渐恢复的永久性遗传基因故障;最大的问题是,近年来或许还有新的核设施发生泄漏事件并未向外界通告,据估测,更多核电站还将继续发生类似事故。
海洋捕捞业禁令:因为严重的核污染、珊瑚礁灭绝,同时为了保护已经足够脆弱的生态系统,世界多处政府提倡停止捕捞和出售受污染海域出产的海鲜,这并未阻止人们觅食,非常廉价或吃黑市才能买到的稀罕畸形海鲜成为了一种潮;另一方面,南极洲和北极洲未受严重污染的净土中养育着大量鲜虾,它们成为了关键的海洋食物资源。
水污染:随着第三世界不断建设成发展中国家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厂超标排污,以及水、矿、能源资源的过量开采,致使全球饮用水、海洋污染的形势更加严峻;而早在半个世纪前就已经拉开帷幕的水资源垄断权争夺战,还将继续白热化。好事是,人们永远可以选择不向水厂付钱,去蒸馏和饮用带强辐射的受污染海水。
水源传播疾病:近年来多种恐怖疾病,包括炭疽、霍乱、天花、SARS变种病毒、以及新式病毒已经开始通过水源传播,这一新闻持续在数十年间造成恐慌,世界卫生组织一直致力于解决生化传播疾病带来的难题,但不幸的是,由于大量生化实验和DIY病毒结合,它们还在加速变异,并且远比数十年前危险。世界仿佛有两面,一边的人生活在恐惧中,生病了无法得到治疗;另一边的人总是认为那些东西是造谣,愚蠢或没本事,而且也与我无关;种种谣言让壁垒变得更糟。
(https://i.imgur.com/fuacFhe.png)
●全球变暖:大量的工业污染影响了整个世界的气候环境,地球进入史无前例的升温状态,超过十分之一的面积如同莎哈拉沙漠一样酷热,原本令人无法接受的热浪、干涸与缺粮变成了常态,随之而来的是全球严峻的大面积火灾、热带雨林变草原,而另一些地区中多日暴雨、大量闪电袭击、增加飓风、超级龙卷风、海啸等极端气候现象则会大量增加。这会影响世界面貌,造成两极大面积冰川溶解,致使水平面上升接近60厘米,致使沿海城市进一步被海洋吞噬,或是随时可能面临更加恐怖的洪水和自然灾害。更加难受的生活质量促使一大批新创业者们纷纷出手,帮助贵人排除困难,并催生扶持出了城市温度调节工程、公园设计、天气控制局、特殊建筑材料、水上建筑、防水涂层、净水措施、护航计划、极端天气挑战等等新兴暴利产业链。
物种灭绝:全球珊瑚礁大面积死亡致使海洋中超过90%的物种遭到打击,尤其是钙质类生物如贝、蚌;海洋酸化加上全球平均温度上升1摄氏度的综合原因造成了这一现状,科学家们正在尝试通过基因改造重新培植珊瑚,但这一浩大工程为时已晚,1/4的哺乳动物、大量昆虫和其他物种纷纷死亡,第六次物种大灭绝似乎势不可逆。幸好,这根本没人在乎,在绝大多数人都吃人造食物、饮料的现代,,食品早已面目全非,加上城市公园、养殖场以及种植区越加发达,真正关心野生生物安危的人已经是极少数,除非利益相关——从业者在嗅到焦虑之中巨大的商机后,开始建立基因库、生物基因编写、海鲜养殖场、口味提取物研究等措施应对越加艰巨的自然生存环境,以及人们日益见长的食欲,并从中获利。
远古复苏:伴随着人们逐渐移居北极圈的冻土层和南极圈,也伴随着冰层消融,来自远古的尸骸和病毒开始重见天日,近年来不断出土远古病毒,甚至复苏并感染人类,他们与常见的病毒有极大区别,难以防治,但这反而引起了各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其中包括培植猛犸肉计划、远古细菌基因反编译、寻找活化石工程等重要计划;热点带来了旅游和科考队,北极圈将继续变得更加热闹。
产业损失:越加严重的极端天气对房屋建筑、产业、农业造成重大损失,已经引起了各大食品公司的高度不满,他们也同时尝试唤起对环保的呼吁;另一方面,植被和土地营养流失仍在加速,许多地区现已沙漠化,人们时常需要顶着漫天黄沙出行,不光出门需要穿戴相应的防护服或头盔,房屋也需要重新设计以应对过量的风沙问题,这促进了新服装、面罩、清洁设备与防沙措施的发展。
(https://i.imgur.com/jyGVf1s.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