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主题: 【SR漫谈】暗影快讯  (阅读 20 次)

副标题: Maybe,Maybe

离线 Cobalt 1号机

  • 版主
  • *
  • 帖子数: 423
  • 苹果币: 2
【SR漫谈】暗影快讯
« 于: 昨天16:12:56 »
暗 影 快 讯





声明:本文基于笔者对SR1-6e背景设定的个人理解,如有冲突、谬误、纰漏,请以官方出版物内容为准


晚上好,狂奔者们,欢迎收听《暗影快讯》。我是你们的主持人——虚指针。在一些老朋友的“盛情邀请”下,我决定亲自上阵,为大家带来这一档全新海盗电台。在这档节目中,我们将一起深入探索第六纪的幻想与危机,穿过历史的迷雾,跟随那些传奇人物的足迹,或许还能顺便谈谈阿兹特科技最新的菲兹汽水,尤其是青柠味的——如果你还没试过,可别怪我没提醒过你。

那么作为这个海盗电台的第一期内容,今天,让我们走近第六纪那些最具存在感的那些家伙——超企的崛起。对于那些还记得千禧年之前情形的老家伙们来说,超企的崛起可是发生在你们眼前的。还记得当时吗?在千禧年以前,“公司”不过是公司,它们没有那么多武装军队,也没有那遍布全球的独立飞地,更没有不受政府干涉的治外法权——而正是这份不受任何政权干涉的“超级法权”,让超企一举跨越政府枷锁,赢得了称霸全球的钥匙。1999年,赛瑞科技的裁决案,接着是2000和2001年的两次幸福裁决——这三次裁决彻底改变了超企与政府之间的力量平衡。

好了,让我们回到1999年,那一年,美国爆发了大规模的卡车司机罢工潮,整个国家的物流体系近乎陷入瘫痪。这场持续了三个月的大罢工导致了各地的物资严重匮乏,就连纽约市也未能幸免。就在这场危机中,一辆赛瑞科技的冷藏货车——实际上运送的是传染性医疗样本——被误认为是政府运送食物的卡车,结果遭到了愤怒的罢工者围攻。赛瑞科技立刻派出安保人员,护送卡车司机撤入附近的医疗研究设施,然而罢工者并不善罢甘休,他们闯入了设施。最终直到黎明,总计约20名赛瑞科技员工与200多名罢工者在这场骚乱中丧命。

大约一个月后,事情有了新的转折。美国州政府和联邦政府联手,对赛瑞科技提起了诉讼,指控他们在这起事件中存在严重过失。然而审判过程中,赛瑞科技打出了一张关键牌。他们辩称——他们的安保人员并不是动用暴力,而是在保护一辆装载着高危医疗样本的冷藏车免遭袭击。如果当时没有这层保护,这些样本一旦泄漏,后果将是灾难性的传染病暴发,受害的可能就是更多无辜的市民。

同年10月26日,美国最高法院做出了历史性的裁决——赛瑞科技公司拥有维持一支私有安保部队的合法权力,用以保护自身员工与资产的安全。这项裁决震动了整个政商界,也为两年之后那更具争议性的“幸福裁决”铺平了道路。

次年7月,第一次幸福裁决拉开了序幕。要讲这件事,还得追溯到1997年。当时,幸福公司在美国境内兴建了一座庞大的金属冶炼厂,其耗电量之大令人咋舌。为了控制电力消耗,美国政府决定对企业用电实施大幅涨价。这一动作就像推倒了第一张多米诺骨牌——企业的运营成本飙升,而成本最终砸在了每位消费者头上。物价飙升,民怨四起。

面对居高不下的电力需求,幸福公司在次年直接向NRC——也就是美国核管理委员会——递交了一个大胆的提案:我们要建自己的核电站。这个要求一开始被NRC拒绝了,但幸福公司不打算善罢甘休。两年后,他们将NRC告上法庭,要求确认其建设核电站的权力。最终,美国最高法院作出裁决:幸福公司拥有建设和运营自有核电站的合法权力。

如果故事到这里戛然而止,那公司掌握的权力也许还在政府的缰绳之下。但事实是,一年后,一场臭名昭著、影响深远的裁决彻底打破了这道界限——第二次幸福裁决,正式拉开了企业凌驾政府的序幕。

2000年11月,幸福公司自建的核电站成功上线,为当地公共电网注入了急需的稳定电力。表面看起来,一切似乎正朝着“企业造福社会”的剧本推进。可仅仅一个月后,这座核电站就成了风暴中心。一个名为‘TerrafirFirst!’的生态激进组织突破了核电站的外层安保,差点酿成核泄漏事故。虽然幸福的安保部队及时赶到,成功击退了袭击者,但这起事件迅速在全国范围内引发恐慌,幸福核电站也再次成为众矢之的。

NRC抓住了这个机会,对幸福公司发起诉讼。他们的核心论点是:“公司根本无法确保核设施的安全,这种级别的能源资产,必须交由国家来掌控。”而幸福公司的回应更是一记重锤:“我们不是不想保护,而是现行联邦法律束缚了我们的安保手段和人员编制。要我们保护设施,就必须让我们拥有真正的执法权。”

最终,在2001年2月14日,美国最高法院做出了决定性的裁决:幸福公司在其私有土地上,拥有与联邦政府等同的执法权与管辖权。这不再是保护财产的问题,而是一项彻底改变游戏规则的权力认定。至此,企业第一次在法律意义上获得了治外法权。

接下来的几十年,企业法庭与各大跨国超企在全球范围内发动了一场没有硝烟的征服战。他们不遗余力地推进治外法权的全球扩张,用条约、资金、制裁,甚至是暗地里的“谈判”,逼迫各国政府一步步放弃主权。而最终,大多数国家不得不低头,承认了这些企业国家的至高无上。

当然,也有反抗的声音。比如法国——第五共和国的政府曾一度强硬抵制企业治外法权,试图守住主权的最后一道防线。但他们很快发现,自己只是孤军奋战,不过是打着一场无望之战的堂吉诃德。当那些掌控着全球主要商品流通的超企们联手对法国发起长达九年的贸易封锁后,一切都变了。民生崩溃,社会动荡,经济系统几近瘫痪。最终,第五共和国政府在2010年的VITAS危机后被迫低下头颅,向超企们投降。而这,仅仅是企业与国家权力斗争的一个缩影。

有不少听众朋友可能会问:“当年的最高法院法官都是傻子吗?难道那些政府官员就没看出这个裁决意味着什么?”嗯,这问题其实挺好笑的,但答案可能比你想象的还要简单——他们并不傻,他们只是早就选好了站队位置。

别忘了,当时美国总统是马丁·亨特,一个无脑放任手下官员将公众利益拱手让给各家公司的无能角色。而他治下的联邦政府,简直就成了公司金库的延伸。就拿华盛顿州政府来说,那时候至少有一半以上的官员手上都拿过企业的好处。而那些站在法院高位、负责做最终裁决的法官,也不是超脱于世的“正义化身”——他们一个个背后都站着各路利益集团。有的是企业直接扶持的,有的则是靠这些裁决为自己在未来政坛或企业世界中铺路的投机者。所以啊,那份裁决不是突然从天上掉下来的法锤,而是一张精心炮制的、合法的交易清单。只不过这次,卖出去的是国家的主权。

总而言之,那几场关键裁决,彻底奠定了我们今天所处的现实:企业法庭高悬于各国法律之上,十大超企时而角力、时而协作,而国家政权……只能在他们脚边喘息求存。

有时候我也会想——如果这些事从未发生,我们会不会活在一个没有那么糟的现在?我的答案是……也许吧,Maybe。

这里是《暗影快讯》,我是虚指针。夜晚还很长,真相也许更长。下次再见,狂奔者们。




劇透 -   :
本期参考书目

Shadowrun 1E - Core Rulebook
Shadowrun 2E - Corporate Shadowfiles
Shadowrun 4E - Sixth World Almanac
Shadowrun Wi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