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第七章:叙事Storytelling
英雄Heroes
(本处只翻了第一段及第三段片段,摆了)
英雄可能难以被有效地使用,因为我们会倾向于将他们视作,嗯,英雄Heroes。他们被称作“英雄”是有缘由的(正如他们同样可以被称作“杀手Slayers”,这会传达出一个不同的信息):《魇兽:原惧觉醒》是关于怪物/怪物杀手的叙事,但其目的是颠覆这一叙事。魇兽不一定是好人;他们可以是,但这并不是成为主角的先决条件。当然,英雄也不一定是好人。
明事理而善解人意的“好”英雄们在《魇兽:原惧觉醒》的故事中不会发挥太大作用,并非他们不存在,只是因为《魇兽:原惧觉醒》中英雄的叙事角色是一个暴力而自恋的对手。而如果你想加入打破这种叙事角色的英雄,大胆去做吧!
英雄们与人格完整度Heroes and Integrity
在先前章节中,我们提到那种变得暴力且前往狩猎魇兽的英雄们往往人格完整度较低(这个修饰词”往往”很重要,我们之后会提到这点)。剖析这个想法很重要,这样你就能理解为何如此以及这对英雄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正如第四章所述,人格完整度是一项衡量一个人的灵魂和自我形象的游戏特质。人格完整度本身并不能衡量一个人是不是”好人”。它并非是一个善良或怜悯的衡量标准。当然,拥有高人格完整度特质的人往往有着坚强的品质,而品质的力量也会带来同情和怜悯,但也可能在拥有一个高人格完整度等级的同时变得严厉,残忍,甚至暴力。它仅仅意味着角色很清楚他是谁以及他是什么。
然而,暴力的英雄们缺乏这种意识。他们的灵魂是脆弱的,无论是天性亦或艰难的生活削弱了他们的人格完整度。他们往往目光短浅,以自我为中心(而不自知)且目的不明确。一个人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达到这种等级的人格完整度;当你为你的魇兽编年史设计英雄时,值得为此考虑它是如何发生的。你无需为角色设计崩溃点(尽管你可以),你也不需要详细说明任何既定的人格完整度点数是如何失去的,只需要对角色身上发生了什么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就够了。角色是否认为他更优秀而避免与人交谈?角色是否经历了一些困难,并为此找别人来进行指责?或者最基本的——这个角色是一名施虐者还是霸凌者?
正如第四章所述,接触超自然可能会失去人格完整度,但这通常不会将该特质降低到不足以使一个人成为一位英雄的程度。而同样的,从主题上来说,对于某些唯一的”罪行”是目睹了超自然的人来说,成为一名暴力自恋者显然是不合适的;如若这样的一名角色要出发并去寻找超自然,它应当在一个不同的情景下进行,而非通过捆上一把剑或枪。由于英雄们是说书人角色,作为说书人的你决定了英雄为何如此,因此做出选择以使英雄在故事中扮演适当的角色。如若英雄是一名富有同情心的角色,被超自然生物的无情痛击驱使着前去猎杀怪物们。那么你最好去看看《猎人:秉灯夜巡》(或许还可以用魇兽来作为对手)。
然而,如果,英雄刻意回避着他人,以他是什么,他憎恨什么,或以他所犯下的错误来定义自身,则其将会是一名完美的候选者。这条线索很细,这是故意而为的。你的玩家们无需憎恨一位英雄对手。他们应当恐惧他,因为他会试着杀死他们,而且他们应当担心如果他杀不掉一头魇兽,他可能会对其朋友和家人下手。他们当然可以憎恨他,但魇兽与英雄间的共同点也很明显:他们都经历过原初梦境,而他们都以他们觉得理所应当的方式对其进行回应。英雄比魇兽更应受指责吗?魇兽没有生存的权利吗?有折中的条件吗?又或者英雄是如此的狂热,以至于无法采取任何折中的条件,必须与之不死不休?这一切都取决于你想讲述什么样的故事。